此语出自《孟子.告自上》意为食与色,人之本性也!也就是吃东西和男女之事,皆为人的本性,是最基本的需求。为什么说这两件事是最基本的?因为在人类发展进化,抑或是其它动物族群在这么多年的发育中。最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
生存和繁衍,生存最基本的是什么?空气,水,食物。在古代空气不会被作为必须条件,因为古代不知道真空,他们以为空气无处不在,即使再密闭的空间里,空气也是不可少的。然后水和食物在生存中是必不可少的,古人会把水和食物统称为食物。
这在孟子的其它经典语句里可以得到验证,诸如“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意思就是食物能得到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会死亡。所以在古代孟子的言论认为生存下去的条件就是食物。这与当时的科学限制和人们认知水平有关系。
而色有说是指色性,也有说是指喜欢漂亮的事物,也有说是指男女之事。说指色性的翻译比较直白,但是给人感觉带贬义。说是喜欢漂亮事物的忍,可能比较高雅,所以将不好言语的事用了比较好说出口的语句代替。但是最后的意思都是男女之事,不然种族如何繁衍。
其实很多人不会翻译这句话就是因为他以为古代思想之封闭可能不会有这么直白的说什么男女之事的词句。所以翻译这句话会有一丝困难。其实这句话也不是很难理解。
其实感觉古人其实在有些方面,比我们现在的人厉害的多。不是说他们科技还是别的方面比我们好,而是他们能在自己已经知道的部分上总结到一个很深的层次。古人真的是我们的巨人,没有古人的一些思想方针指导,真的很难说现在世界能发展到什么地步。
就好像这一句食色性也,真的很难有人能在那种封建大环境下的社会中说出如此精炼之语。能将人类生存繁衍表达的如此透彻。这不仅表现出我国古代先贤对人生得思考,也反映出其无上的智慧和心境,试问在古代,有几个人能将自己的思维上升到整个族群。
所以我们至今对故人的一些文字和一些思想任需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依然可以在他们文章的字里行间汲取到养分。来用于自我发展。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祖先留下的瑰宝,学以致用,努力使我国变得更加强大。
食色性也语出《孟子·告子上》:孟子与告子辩论,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是告子的论点之一。一个生活的问题,一个性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是与孟子同时代的告子说的。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确是孔子对于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讲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生活的问题,一个性的问题。
这句出自告子的话,的意思应该是,吃东西和性一样,都只是一种欲望,都只是天性,都应该被理解。食,色,性也。
“食”,人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温饱,所以,对饱腹的欲望肯定是不能被质疑的。一旦饿着肚子,什么都做不好。我爸爸最喜欢讲起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大饥荒,讲起那时候吃草根、树皮的事情。他说,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一有空就马上躺下里,不是因为懒,而是怕消耗体力,而躺着睡觉是最不怕的。晚上饿到睡不着就起来喝凉水,可是水喝多了又会想上洗手间,还会全身浮肿。对食物的追求,是动物最基本的天性。
“色”,这里的色不是指好色,也不是指色情,而是指男女之间的性。在古代,性开放是远远不够的,而且随着中央集权的增强,对人民思想控制的增强而逐渐压抑。告子指出,男女之间的性也是一种天性,其实对任何一种动物来说,性都是必不可少的。性意味的东西很多,但最重要、最根本的,性意味着繁衍后代,意味着代代相传,意味着生生不息。
无论什么动物,高级或者低级,哺乳或者非哺乳,性都是它们生命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如果没有性,就没有了后代,说不定也就根本不会有它们。
告子说这句话,在当时应该是很大胆的,即使是在今天,也值得我们深思。特别是在仍然“谈性色变”的今天的中国,社会、家庭对新一代的性教育都是远远不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