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的叙事方式,让人五味杂陈。好像回到了坐在广播旁听电影《人生》的年代。有一段我甚至是闭着眼睛感受了一段。
很不感冒“焦三爷”这样的威权文化的称呼。但貌似现在很流行,这个老爷子那个老爷子,这个爷那个爷多的很。不过为了叙说方便,也只能这样称呼了。焦的坚守精神令人赞叹,用生命去吹唢呐令人钦佩,让人唏嘘。
也因此我们会感叹时代的变迁,感叹人的弱小、无力和卑微。
只是在探讨唢呐艺术的没落时,我们不禁会问。将唢呐艺术的没落,归咎为时代得变迁合适么。就像有些贪官将自己的贪污腐败归咎为大环境,这是合适的么?!
影片中有这么个小节,唢呐与管弦乐的对抗中被打的溃不成军。有人说管弦乐是新事物,新事物替代旧事物是自然规律是必然的。所以人们只有叹惜,也只能叹惜,可真的是这样么?管弦乐真的是新事物么?!管弦乐在西方存在时间也不短了!所以貌似管弦乐并非是一个新事物。西方贝多芬存在的年代,是中国康乾盛世的年代,那时的中国也并非是一个落后的时代。碰巧“焦三爷”的宝贝铜唢呐也差不多有两百多年了。推算起来焦三爷的祖师爷的祖师爷的祖师爷的祖师爷差不多和贝多芬是同一个年代的。我相信在当时焦三爷的祖师爷的祖师爷的祖师爷的祖师爷的艺术成就绝不比贝多芬差。
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没有操心什么徒弟问题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却越传越远。而百鸟朝凤,如此精挑细选,选择道德高尚坚毅固守的传人,却还是传到天明手里就传不下去了。这才应该是我们反思的问题。
百鸟朝凤只有特定的对象才受得起。当然在电影中这特定得对象是道德高尚的人。现实中呢,只怕是某一特定人群罢了。
就如这首唢呐曲的名称一样。“百鸟朝凤”,焦三爷以及他的祖师爷,祖师爷的祖师爷,祖师爷的祖师爷的祖师爷或多或少都是存在私心的,要的就是“百鸟朝凤”的自我为中心的那种感觉,百鸟朝凤的那种文化状态。焦三爷他们所依赖的怕也是那一小群人所谓的凤而已。只是这种私心这种特权,被焦的匠心,被打日本鬼子和断了的四根肋骨掩盖了。现实中几百年里的那群人现在有多少人打日本鬼子,有多少人为老百姓断了四根肋骨就不得而知了,但是他们听不听百鸟朝凤?我想一定是会听的,这是特权的诱惑所在。
若真是为了艺术的传承,又何必拒绝并没有什么大的道德缺陷,甚至能够鼓起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的蓝玉?
若真是为了艺术得传承又何必挑选吹奏得对象,而不珍惜每一次推广百鸟朝凤得机会?
若真是为了艺术的传承有何必,让自己的徒弟断了手指,成了尘肺还固守传统的缺陷。
同时代的西方经过两百年发展,名家大家辈出,贝多芬也只是其中一个璀璨的明星;优秀的曲目层出不穷,《命运交响曲》也只是其中的一朵鲜花。
而百鸟朝凤,传了两百年,只传了一只祖师爷的祖师爷的祖师爷的祖师爷的铜唢呐和一首百鸟朝凤。
那么时至今日,沦落到要政府救济,应该是谁呢?!是《百鸟朝凤》我觉得是应该的,若是《命运交响曲》我觉得那就没有天理了。但是那群人一定是觉得没天理了,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大家认同的文化不同,他们认同是是威权文化。成为百鸟所朝的“凤”是他们的梦想。又怎么能让百鸟朝凤沦落呢。
艺术的传承还可以靠国家救济,国家的传承能靠谁救济呢,外星人么。
威权文化的中国在百年前已经被一群流氓打的七零八落了,百鸟朝凤那种自我为中心的威权文化也已经被证明了是一种落后腐朽的文化。若不抛弃这种文化。中国百年前的屈辱并非不可能重现的。
然而现实是如此的残酷,这样一步发人深省的影片,获得很多人的好评,却排不上片。到底是政治的原因,还是院线所说的没人看,又或者是什么其他偏见导致的原因,这更加的引人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