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在诞生时候就“真假问题”就告诉我们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说脂评是假的人,谁也没拿出像样的证据来证明,但说它是真的,又有人提出这样那样的质疑。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部红楼梦。一个框架庞大又人物众多的巨著,观之由点到线,再到面,每个人所看到、领会的深意都不一样。我看过清代几部续写的红楼梦,有把红楼梦续写成类似金瓶梅风格的风月小说,贾宝玉娶了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妙玉,终日巫山云雨打情骂俏,还有把林黛玉写死又复活的,还拥有了神力,最后和贾宝玉一起诛杀流寇去了……可见,你认为红楼梦是什么,它在你心里就是什么,有人看到的是儿女情长的淫事,而有人看到的却是明朝末世光景下的纷争历史。所以,就算脂砚斋畸笏叟等人不认识作者,没参与过创作,不是同时代的人,就算仅仅是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民国时期伪造的,那人家能手抄红楼梦加点评出比程高本水平高出一大截的批语,说明也是真的用心去读、去研究红楼梦了,观点已自成一派,不可否认他们是研究红楼的前辈。而比起那些终日高喊打假、拼命制造噱头,结果却拿不出任何和原著有关的、像样的线索、证据、论断的人,我宁可对脂砚斋畸笏叟怀抱敬佩之情,宁可相信脂砚斋畸笏叟是读懂了红楼。红楼梦本质是一本书,留给后人去读去品,而不是用来考古的工具。
《南方都市报》专稿:百年红学诈骗,胡适带头造假红楼作者是曹俯 百年红学梦一场红学界关于小说作者和版本研究的流行结论无一正确,全部建立在陶洙伪造的各种假材料之上自胡适于1921年发表《红楼梦考证》一文以来,关于小说《红楼梦》(本名《石头记》)的研究逐步形成了几个主流论点,成为众所周知的“红学常识”,如:
(1)《红楼梦》现存前80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后40回的续作者是高鹗(或佚名);(2)120回《红楼梦》刊印本是程伟元和高鹗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首先搜集整理并用木活字排印的,称为“程甲本”;
(3)乾隆年间《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是最接近于曹雪芹原著的手抄本。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包括胡适在内的众多现当代著名人物,特别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和中国红楼梦学会的高层人物,早就知道上述论点没有一条能够成立,全都是建立在陶洙(1878年-1961年?)伪造的各种假材料基础上的谎言,胡适就是这些谎言的首倡者。关于小说《石头记》的基本事实是:
(1)现存120回《石头记》的真正作者是曾任江宁织造的曹俯(1706年6月8日-1775年?),曹雪芹是曹俯虚拟的小说人物,根本不曾实际存在;
(2)曹俯在120回小说情节之下隐藏并暗示了一条从1706年到1724年的真实年代序列,整部小说就是按照这个真实年代序列逐年展开叙事;(3)曹俯用这个真实的年代序列暗示了自己确切的出生日期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年)四月二十八日(1706年6月8日),也暗示了元春及其原型人物、曹俯之姐、平郡王讷尔素嫡福晋(王妃)曹佳氏的确切出生日期“壬申年壬寅月壬子日辛亥时”(1692年2月18日,正月初二);
(4)徐润创设的上海广百宋斋铅版书局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出版铅印绘图本《石头记》,这才是现在已知最早并最接近曹俯原著的小说版本;
(5)上海书局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出版了铅印本《增评补图石头记》,该版本盗用了广百宋斋铅印绘图本《石头记》的原文,并做了篡改和加批,还伪造了程伟元“原序”,以此将该版本标榜为“悼红轩原本”;
(6)1900年铅印本《增评补图石头记》小说正文无图,卷首和各回回首配有新绘的插图,卷首新绘的插图中有“通灵宝玉图”和“辟邪金锁图”各一幅,现传各种刊本《红楼梦》(包括“程甲本”)和“脂评本”第八回正文中“通灵宝玉图”和“辟邪金锁图”都是据此仿画、简化而来,因此这些小说版本都是在1900年之后伪造的假古籍。
脂砚斋的版本到了后期都有不同的批语,这些批语来源于批书者,批书者最早是脂砚斋参与,而后畸笏叟进来,然后梅溪,棠村,绮园,立松轩,杏斋,松斋,因为脂砚斋的版本后期也有遗漏,所以自然而也造成了各个版本里有着不同的批语,可以说最早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是综合了所有批书者批语的版本,里面既有脂砚斋的批语,也有畸笏叟的批语,还有梅溪+棠村+绮园+立松轩+杏斋+松斋的版本,所以里面的内容很复杂,但也很完整,这些批语可以告诉我们后几回的情节,但由于曹公底稿遗失,所以现在一切答案都以随着曹公长埋地下,红楼梦的底稿遗失成了个谜案,我们看到的也只有这个程甲本的红楼梦。
现存于脂砚斋评本。没有一本是脂砚斋真迹,只不过接近而以,伪本自然存在。就等奇迹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