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神异书籍山海经中记载,体长、有鳞、头上有角,有足能走,能游、能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就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龙。龙的传说并非中国特有,在西方国家一样有龙的神话传说存在。
不过区别是西方国家会把龙描述为邪恶的存在,比如广为人知的勇者斗恶龙;而东方人则龙视为保护者,更自誉为龙的子孙或者传人。打开历史的画卷我们可以发现,东西方的龙完全不是一个种类,中国的古人把龙看做为神灵,变化无常,能粗能细,能长能短,上可腾云登天,下可潜渊入海。关于龙的传说故事在很多古书中都有记载,经典的易经一书当中,不但给龙做了一个完整体系的论述,还赋予它哲学的意义。
即使八卦中的第一卦也是以龙为首,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第一卦“乾卦”,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中国各地都有龙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并以龙的名字命名当地的地名。黄帝乘龙升天,和应龙助战黄帝打败蚩尤,就连汉高祖刘邦都是他的母亲梦到与赤龙交配才怀孕出生。最初的龙都具有非常高尚的道德情操,人们通常都会把世间最优秀的品质都赋予到龙的身上。更有许多救人民于水火的壮举和传说。
但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民间对于龙王的好恶开始有了逐渐改变,这个时候不但有了行善的义龙,便是为祸一方的恶龙也开始兴起,就连作为道教传统之一的龙王,也开始出现了反面的角色。比如说黑龙江的命名,在传说中过去黑龙江的这片土地上一条非常大的河流,名字叫做白龙江,里面住着一条白龙。
这条白龙经常到处为祸肆虐,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民不聊生,后来有一天,江边的一个村子中,有一对夫妻生下了一条小黑龙,在当地萨满的指引下得知,这条黑龙是来帮助村民除掉白龙的,于是村民依照指示,偷偷地把这条黑龙抚养长大,待到黑龙成年以后,来到江边与江中的白龙大战一场,打得天昏地暗、惊天动地,最后终于把恶龙除掉,但是黑龙也深受重伤,被断去了尾巴。人们为了纪念这条黑龙,便将这条江的名字改名为黑龙江。
我们都说“世间之所以有富裕,是因为有贫穷;之所以有快乐,是因为有悲伤;是故,不丑即是美,而不善即是恶”,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告诉我们这时间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而因为善恶有了比较,才会显得善良更加珍贵。
龙在我国是上古神兽,是祥瑞的代表,中华民族把龙作为自身民族的图腾,赋予龙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通常皇帝会以龙自居,代表自身的皇权是天赐的,古有骑应龙作战的黄帝与与骑黑龙作战蚩尤的说法,黄帝与应龙是正义的代表,蚩尤和黑龙是邪恶的代表,正义按照自古以来的套路是正义战胜邪恶。
其实在古代,人们对于龙的印象好的,直到唐朝佛教传入中国,才改变了人们印象中龙的认知,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在印度,龙是有善恶之分的,所以在佛教的影响下,人们开始传有传递正义、为民谋福的龙王,在民间“龙王庙”渐渐有了百姓的信仰;也有为祸人间的恶龙,反派龙出现在人们的视角当中,恶龙因此得名。
龙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种权威的象征,有龙的出现人们就会觉得是件好事,是吉祥之兆,代表风调雨顺,而恶龙的出现也是理所当然的,凡事都有对立面,有好也就有坏,恶龙的出现警示人们,不是所有的好的东西,都一定是好的,而好人中也掺杂的坏人,要有明辨是非的眼光,要擦亮自己的双眼。恶龙是恶的象征,他给人们带来的印象是非常不好的。
但是恶龙性本也是好龙,他们不过是在一念之间,就沦为了恶,也许是对世间某种东西的贪念,或是对某些事物的执念,这都是龙变恶的象征,以此来比喻人,人也是如此,人性本善,变为恶人也是人的一念之间,而每个人都是想成为龙一样的存在,代表权威,而恶龙即是那些恶人的象征,以此来警示后人,不要为贪念所束缚,不要有恶念,一定要善对世界,一定要善待身边事、身边人,让恶念去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