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有一个正经的回答了,但为了保持我一贯的风格,必须要说一点反三观的生育是一种本能。为什么那么多女人会冒死生孩子? - 医学而人的教育和文化发展都是反本能的。我的本能让我躺着,但文明要求我去上班。我的本能让我懒惰,但教育要求我每天锻炼。我的本能让我自由放任,但教育让我谨慎言行。现代的生活和秩序很多都是反本能的。就是因为文化程度越来越高了。所以生育也是一种本能。文化高了就会反其道而行之。今天的世界范畴里,越文明的国家越不愿生育,发达国家很多面临老龄化困境。越不文明越喜欢大生特生,人口增长最猛的就是伊斯兰。是因为文化越高,要求越高。古代人生小孩乱生,因为他们认为,「烧饭加把米就行了」。后来文明点了,知道小孩也要教育,要营养好,要体育锻炼。到现在,小孩要吃进口奶粉,上学要给老师送礼,要买学区房。本来人人想生8个。现在给你生两个,你也只愿意生1个。因为太贵了。最后想开了的话,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一个都不要生了。因为自己要活着,就已经很昂贵了,小孩更昂贵。虽然收入很高,但远远跟不上自己的期望。这种昂贵不是狭义金钱上的昂贵。我想要每天读2小时书,我想要每天运动45分钟,我想要跟踪每一场喜欢的比赛,我想要每年海外旅行2次。这都是很昂贵的。当了父母的那些人,支付不起,我不是说钱。所以。生命的意义在于精彩的活着,传承下一代的使命,让千千万万别的人去做吧。
在中国传统家庭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下,父亲是个家庭里非常微弱的角色近似幻影,家务孩子老人被默认是女性的义务,在封建时代女性无法获取生产资料的前提下,男性养活老婆延续香火,女人的角度就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这一制度还算稳定。步入当代,女性自己工作赚钱,(其实大部分男人也养不起)一样要承担社会角色,一样背房贷,但是家庭内部分工在同样的历史时间,进化却异常缓慢。大多数男人仍然在家里是个甩手掌柜。很多人关注生育早晚对于身体和孩子的影响,却从没了解过,从健康角度,最好的策略就是不生。具体描述各项生理系统和器官机能变化的一篇文章找不到了,总体结论就是,除个别器官(不超过四个),不生育比生育风险高以外,其余的全部都是生育比不生育要承担更多的风险。生育对于女性来说,严重的生理疼痛和产后的后遗症都不容忽视,但是男人们的态度是这样的“别人都能行,咋就你不行”。孩子出生以后,教育和日常生活通常是母亲的责任,同时由于生产产后恢复和将来孩子耗费的时间,同等能力下的男女,在事业上也是女性会受重创。并且收入越高的女性,孩子带来的这种损失就越高。且在家的劳动和照顾孩子,是义务的无偿的无法量化获得价值评价的,这种情怀驱动一切的事情,我们一般称为吃力不讨好。
其实不是这样的。你看北欧就比日本什么的生育率高。女性受教育程度高+社会偏男性中心主义=低生育率,女性受教育程度高+社会偏平权=正常生育率。我觉得这很好解释,在男权社会里女性受了教育知道结婚生子对自己不利,牺牲较大,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也会倾向于不生或少生孩子;而在平权社会女性怎么生什么时候生都可以自行做主,单身生育、找精子库、高龄生产不仅没问题还能得到社会支持,此时做生育决定也就不困难了。男权制文化越牢固的地区,女性受教育水平越高,生育率越低。非婚生合法化后,生育率显著提高,目前美国的非婚生育率大概在40%左右,欧洲的非婚生育率在50%以上。美国总体生育率在2.1左右,美籍华人只有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