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基础。除了几个相关领域的教材,请不要忘记,语音学(指被划分在中文系下的语音学)到底还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因此,理论语言学的相关知识窃以为还是相当重要的,而其中与语音学密切相关,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研究者研究格局的就是音系学。
语音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的声音载体,而这一载体处于一定的音系之中,解释这一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存在这一现象,预测这一现象的发展趋势等等,基本都要参考这一现象所处的音系环境。近几年方言语音学发展相当迅猛,可想而知,在这一分支中,音系知识(以及音韵学知识)有多么重要啊。
除了音系学,行有余力多看看语法、语用方面的东西,会发现语言确实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每一个子系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许多现象的解释需要参考多个子系统的知识,如语法化(天知道我为什么会学语法化),印欧语视角下的语法化将语音的缩减看做语法化的一大特征(Eichmann);又如汉语双音节词的出现,音系的简化、大量同音字的出现以及语法结构的变化是解释这一现象的两大原因;又如usage-based和counterexample based,简直是语法、语用、音系、语音的大联欢呐。
所以,在追求语音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加深语言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解释语音现象、扩展研究视野,甚至玄乎一点地说,完善研究格局有莫大的帮助哟
其他领域知识的扩展。语音学作为一门和啥都能交叉的学科,多学多看其他学科的知识是有必要的。什么心理学啊、解剖学啊(重点看CNS)、教育学啊有时间就看。必读:《普通语音学纲要》,罗常培 王均,商务印书馆,2002。
《语音学教程》,作者:林焘,王理嘉,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语音学教程》作者:(美)拉德福奇德著,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言学论丛》,第十一辑,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言语链》,邓斯(P.B.Danes)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实验语音学概要》,吴宗济,林茂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论语言发声》,孔江平,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
软件的学习。除了我们的好旁友Pratt,裂墙建议去学Mat啊!学完你就知道为啥Pratt有时候提不出基频值,补救办法有什么,以及过零率是什么,傅里叶变换是什么,功率谱、对数谱、倒谱分别是什么。除了理解一些基础概念,学会编程还可以让你更加自信从容地做信号处理啊朋友,高速成像摄影、腭位仪等等采完信号都需要在Mat里面做处理分析,看在Mat里嗖嗖嗖转声道模型简直不能更帅!IPA:标准的发音还是很重要滴,特别是到了听音记音阶段,直接影响感知。IPA有输入法,东方语言学网站灵风输入法,你值得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