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眼高手低的,只不过在小感冒与病入膏肓间徘徊。不服气。那是因为你把眼高手低的现象想得太高尚了。让我们来列举一些生活现象。比如我觉得自己太胖了,我在各种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查找变瘦的方法,看到达人们的健身减肥经验觉得整个世界再次明亮了,于是定下了一个无比完美科学的计划,摩拳擦掌。而计划也许开始了几日便搁置了,或者它从未开始过。这时候我们依然胖着,但在我们的预期里我们的眼中我们应该要顺利的变瘦,肉体却不听使唤。这时候这种现象,就叫作“眼高手低”。那么我们眼高手低,是因为我们天生的惰性,是因为我们毅力差,是因为我们恶劣并屡教不改。不。事实上是因为我们人类太要脸了。我要说的就是:眼高手低病的严重程度,不仅仅与我们的懒癌程度有关,也与我们的要脸程度有关。懒癌的由来和解决方法我觉得都是鸡汤,并没有什么卵用,还得从源头讲。为什么我们会不愿意开始做这件事情,原因就是它对我们的吸引力不足以打败床和手机。是床和手机吸引力太大吗看,确实大。但要是你男神女神叫你出门或者快递小哥敲门,你敢说你不会一个鲤鱼翻身丢下手机夺门而出。那么,就是我们即将要做的这件事对我们的吸引力不足。让我们平心静气地想一想,我们要践行这件事情,是纯粹因为兴趣,还是因为这件事很酷,很酷的人都在做这件事,做这件事能得到好处,我喜欢的人喜欢做这件事,我爸妈希望我做这件事,我们很容易被一些大神的成果展示感染,尤其是有对比图和奋斗历程的那些。这跟偶像剧的原理是一样的,我们把自己代入了故事里,看到自己也和故事中那样变得很酷。让我们大脑皮层兴奋的是“酷”这个结果,而不是这件事。大脑皮层驱使我们做了最充分的最完美的准备,并砍掉退路立下毒誓。
把手抬上去,把视线放下来。眼高手低就是一种自身能力与憧憬不相符合的状态,要改变的话就是要让这两种东西达到相对的平衡。没有那个实力的时侯就别幻想自己有那些牛逼哄哄的成就,当然不是说你一直都不要想,你可以等你把能力提升上去再想啊。大部分人想的都挺美的,但是能力差啊,所以才会眼高手低。人家有能力的人想的也美啊,但是都不会说眼高手低,因为那是人家可以真的做到的事。不要幻想别人的高度你也可以轻易的达到,要努力!说到底就是不能清楚的认识到自身能力和现实的差距。改掉的话就是要养成从自己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出发制定目标和计划的习惯,慢慢的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一个个小的目标达成,,人也会自信些,踏实些,才会有在平地上行走的感觉。那时侯你的视线才会在正确的方向,因为你不能总看天上啊,还得看前面的路啊。
眼高说明还是有追求的,有『梦想』的。问题就是没有接地气的实践。我在反思自己的时候也发觉了这个毛病,我总是想追求新奇特,学习高大上的技术,然而却放着手头的项目不闻不问。这里就会产生很差的效果学习新奇特的东西,往往曲线比较陡峭,投入产出比不高,并且很难落地,最终导致 boss 并不知情,自己获得利益大打折扣。放着手头的项目『不闻不问』,会导致个人能力得不到认可,周围同事会相对容易的夺取主动权,自己处于被动状态。犹如远征失败,后院着火。所以最佳的工作学习方式应该是,学习踮脚就能学会的,然后紧密落实到实处(工作上),难度低,见效快,锦上添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