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庄子做了个梦,梦见自己COPLAY梁山伯与祝英台,变成一只蝴蝶,飞呀飞呀,谈谈情跳跳舞,真开心。等到醒来,发现自己怎么变成人类啦。于是他很困惑啊,我到底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了呢,还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了呢?谁是现实,谁是虚拟,没人知道。基本上,庄子是饿晕之后,产生了幻觉,但这个幻觉,多么科学多么深刻。这个故事也被拍成电影,叫《盗梦空间》,不过据我所知,导演诺兰还没给庄子版权费。庄子的深刻,就隐藏在这些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里。他讽喻现实的方法也很后现代。他生活的战国时代之所以叫战国,就是不打仗就浑身不爽。对于这种战争癖,庄子不像墨子那样苦哈哈地搞和平演讲,也不像孟子那样气呼呼地泼妇骂街,他轻轻一笑,又开始写起剧本来。
从前有一只蜗牛,别看它芝麻那么点大,人家触觉上别有乾坤哪。左角上有个国家,叫触氏,右角上有个国家,叫蛮氏,这两个国家都想霸占对方的领土,发生了大规模火并,差点动用核武器!结果伏尸百万,战胜方追逐失败方,花了整整半个月才回国!还有比这更讽刺的吗?还有比这更高明的吗?你们国家之间打打杀杀,视人命如草芥,以为自己干着统一天下的雄伟霸业,其实争的那点地盘,在外星人看来,不过像黏糊糊的蜗牛角而已。在庄子以及之后的道家看来,地球是有生命的,它有性格,有意志,有活力,江河海是它的血脉,新疆天山北部有个洞,那是地球的嘴巴,通过它呼吸和叹气。我们人类不过是寄生在地球上面大一点的细菌而已。作为细菌,要遵守细菌的守则,不要破坏地球,不然地球会痛会生病,最后先倒霉的还是细菌自己。
庄子把孔孟用来研究帝王之术和社会法则的时间,拿来研究虫啊、小鸟啊、犀牛啊这些玩意。越认识人类,他就越喜欢禽兽。但他却是先秦诸子里唯一不对君主说话而对我们这些老百姓说话的人。他把《庄子》写成文字版的《动物世界》和discovery频道。他总是用飞禽走兽来隐喻人的境界,鲲啊、鹏啊、蜗牛啊、细菌啊,要讲的是什么,是视角,是境界。如果你用宏观的眼光来看,很多当时非常在意的事情,其实真的狗屎不如。5岁的时候你觉得碗里少了块红烧肉天就要塌下来,15岁时日记被父母偷看就开始愤世嫉俗,25岁被同事抢了功劳就恨不得钻研东野圭吾的小说秘密杀人,35岁时参加同学会发现自己开的车很挫自杀的心都有了,45岁时因为有点秃头决定憎恨全世界头发还健在的人类……所有的怨怼和满足都是因为缺乏远见而已。
庄子的学问这里不提,单单讲他的人。 用学术点的话讲,我会说:道家是一门终极物理学,因终极而及于心,代表是老子;佛家是一门终极心理学,因终极并普适于物,华夏的代表是禅宗;庄子虽是道家,却实在介于老子和禅宗的特质之间。他游走而跳脱在心物之中。《庄子》书中有一个词形容庄子最为恰当,叫做“乘物游心”。 从庄子独创的那些词汇里,我们也能够真切感受到他的气质:宇宙,造化,江湖,逍遥…… 用情感化的言语形容,胡文英说得已经很好,就是“冷眼热肠”四个字。要补充点什么的话,我觉得庄子的身上,总是脱不去凛冽的气质和孤独的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