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Plato,前427 -前347 )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是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他出身于雅典一个大贵族家庭——克德里达家族,原名亚里士多克勒,据说因为他额头很宽,肩也很宽,因此得了个绰号叫"柏拉图”(就是"宽阔"的意思),后来人们就这样称呼他了。柏拉图早年在数学和文学方面受过很好的教育,曾经学习写诗,创作过悲剧。
在他20岁时,被父亲送到苏格拉底那里受教,先后跟随苏格拉底学习8年,直到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处死才离开雅典,旅居麦加拉和意大利南部等地区,40岁时返回雅典。这时希腊世界日趋没落。柏拉图买了_块园地,在那里建立学园。因为"园地”地处纪念希腊英雄阿加德穆斯的圣殿附近,因此他的学园就取名"阿加得穆”(Academy)。柏拉图一面讲学,一面从事著述,前后长达41年之久,公元前347年逝世 于一个婚礼的筵席上。在西方古代哲学家中,柏拉图是第一个留有大量著作的哲学家,其中有对话35篇, 书信13封,但有不少是伪作,如书信大多均属此类;至于各篇对话之真伪,考证出入甚大,不过也有一些 是没有多少分歧的,如《苏格拉底的辩护》、《巴门尼德篇》、《泰阿泰德》、《美诺篇》、《法律篇》、 《理想国》等。
公元前427年柏拉图出生(奥林匹克88届第一年),家世显赫,此年即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后4年,伯里克利死后第二年,苏格拉底42岁(是年西西里莱翁蒂尼(Leontini)邦人高尔吉亚来雅典求援,告叙拉古入侵其邦)。公元前423年4岁,阿里斯托芬《云》上演,苏格拉底在场观赏,当场现身示众,态度自若。公元前421年6岁,据说是《理想国》发生时间(或所托时间)。公元前420年7岁,奥尼索斯学校,识字,听荷马等诗作。公元前411年16岁,普罗塔哥拉被400人大会中人指控使人不信神,逃出雅典,在往西西里途中遇难(此前哲学家受迫害或驱逐、处死、或自愿放逐的还有阿那克萨哥拉,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公元前409-403年估计到过骑兵执勤,据说参加过3次战役。公元前408年高尔吉亚在第93届奥林匹亚运动会上发表演说,呼吁雅典和斯巴达团结起来对付波斯。公元前407年20岁跟随苏格拉底学习,此前曾向克拉底鲁学习赫拉克利特哲学;向赫莫根尼学习巴门尼德哲学。据说曾想写戏剧,给苏格拉底看,被否定。
柏拉图起初打算继承家族传统而从政,但后来情况发生变化。在与斯巴达的战争中,雅典民主制失利,随即“三十僭主”上台执政。“三十僭主”转而又被新的代议制政府取代。在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等地以寻求知识。在四十岁时(约公元前387年)他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郊的圣城阿卡德米创立了自己的学校——阿卡德米学园(Academy),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阿卡德米坐落于一处曾为希腊传奇英雄阿卡得摩斯住所的土地上,因而以此命名。学院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学院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很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据说,柏拉图在学园门口立了块碑:“不懂几何者不准入内”。学院培养出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最杰出的是亚里士多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