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国崛起》,一直认为读史可以开拓人的视野,更何况是一部有灵魂的世界史。
2《互联网时代》两次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巨大变革,财富也得到重新分配,这次我们迎来了新的时代变革——互联网变革,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很有必要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社会发展趋势,这是不被社会淘汰的前提。
3《华尔街》《货币》《公司的力量》这三部分别讲述金融、货币、公司的发展史以及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这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这些能帮助我们决策,开拓视野。
4《生命礼赞》《美丽中国》这两部都讲述这大自然的神奇,一部从生命角度,讲述生命的勇敢坚强美好;一部从自然人文气息的角度,讲述着祖国别样的美丽。
5《谁建造了美国 》和《不走寻常路的人》两部是讲述人的故事,前者讲述青年时期的美如何在一帮先行者的引领下,对钢铁,石油,电力及汽车(制造标准化)不断革新并动美国进入现代化并跨入一流强国的行列;后者讲述着几个传奇商人成功的故事。内容简介:该纪录片一共12集,每集40分钟,讲述15世纪以来,随着地理大发现,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了解和竞争,先后出现了9个世界性大国,他们分别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大国之间的兴衰交替都有着历史性必然原因,有新航线、美洲新大陆的发现,有殖民地的迅速掠夺,有工商业的发展,有两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有政治王权的更替,有思想文艺的解放、有学习变革,有世界大战的影响,有新制度的建立。纵观整个大国兴衰更替的过程就是一部世界史,一部有灵魂讲述因果变化的世界史。
《56up》是《人生七年》的第八部,BBC从1964 年开始拍第一部人生七年——《7up》。在《7up》中,他们找了 14 个来自不同家庭的 7 岁孩子,记录他们的想法、性格、家境……从那以后,BBC 每过 7 年会再一次找到这 14 个人,14 岁,21 岁,28 岁,35 岁……直到了《56up》,时间已经是 2012 年。这片子里已经记录了这 14 个人在这 56 年动态的成长与变化。从这 14 人的大半辈子里有太多太多的看点和让人深思的地方。这里也蕴含了很多社会性的东西。不同的人必然都能够在片子里领悟到不同的东西。我看到了英国的阶级固化、高等教育对于阶级流动的重要性(事实上中国的阶级固化也在慢慢深化)7 岁的孩子大部分都天真浪漫,上层阶级读私立学校的小孩 Andrew 和 JOHN 已经每天在看《金融报》或者《观察家》了,而在穷人区贫民窟上寄宿学校的下层阶级的孩子甚至谈不上什么梦想。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
《金融报》对于年轻的人来说,生活阅历浅,容易陷入眼前的苦闷中难以自拔。虽然家庭出身和性格雏形都在人生早期就已经定下来,但后面改变的机会还有很多,这里指的改变不是冲破垂直的阶级界限,而是自己的心态以及生活状况。21 岁时眼神阴郁颓废,可能在 28 岁时因为步入婚姻这个新阶段而让心态发生了大变化,尽管性格是不可能完全改变的。35 岁时仍贫困潦倒,也许会在 42 岁时生活的经济状况就慢慢好转了。也许在人生的青年及中年阶段都活在阴郁和对生活的怨愤中,到晚年也有可能变得平静开朗。人生的转机不是只局限在早期阶段,在任何一个阶段都会有,你错了前面的这些机会,后面还会有机会的。虽然人只能专注于眼前的生活,无法预知未来,也不能只寄希望于无法确定的未来。但想着未来还会有机会的,就是对自己的安慰,生活也就少一点痛苦。也许你现在抱有的这个想法,就是在酝酿你之后可能会遇到的那个转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