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的故事在大陆是家喻户晓,姜子牙作为故事中的核心人物,自然是大家所关注的。虽然,看故事的人,各有见解,但如果对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神传文化——有所了解,那么姜子牙一些看似有趣的行为,就不是简单的玩笑了,当能有所体会其含义,而不至于用今日庸俗之心理牵强附会甚至歪解了。
小说中的姜子牙是阐教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弟子。阐教是元始天尊为教主的派系,阐教和截教之争是《封神榜》中贯穿的主线,元始天尊的手下有十二金仙,有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就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等人人组成。姜子牙、申公豹等人都是阐教的小弟子,像广成子、太乙真人都是大弟子。
姜子牙自己并不是神,但他是封神之人,故有“太公在此,诸神退位”之说。他被周武王姬发封于齐国,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姜小白便是其后裔。
说起姜子牙,此人虽然跟着元始天尊的时间不如燃灯道人,法力不如十二金仙。最后封神的事情却给了他,原来啊,这姜子牙的今生都是上一世的善果。
姜子牙封神之后自己却没有被封神,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啊,姜子牙当时是先把别人给封完了,最好的位置留给自己。但是却被一个叫做张友仁的给发现了。于是破坏了姜子牙的计划。
这个张友仁发现姜子牙的私心之后,偷偷藏到了姜子牙的封神台下面。姜子开始封神,一个一个的神都有了自己的位置,唯独玉皇大帝这个位置没有人。这个时候就有神仙问,为什么还没有封玉皇大帝。姜子牙说道,时机未到,有人会来。
这个时候,躲在台子下的张友仁一下子就跳了出来,向姜子牙道谢,谢谢姜子牙,我张友仁在这。他偷换了“有人”的概念。姜子牙被张友仁钻了空子,很是生气,但是没有办法,只能把玉皇大帝的位置给了张友仁。委屈自己,当了一个门神。还有一种说法是姜子牙被张友仁夺了玉皇大帝,只能做了一个在房屋上的神,坐在上面:“姜太公在此,诸神回避”。
后来农村盖房子的时候也会准们请姜太公,可以百无禁忌。
姜子牙封神之后,别人都很开心,但是他的老婆不开心。姜子牙耐不过老婆的啰里啰嗦,跟老婆发了火:“自从你来我家里之后,我就一辈子穷困潦倒,你天天想要这想要那,什么财富都被你说没了,活像一个穷神。”谁知道他老婆很愚蠢,逢人便讲自己被封了穷神。老百姓都很烦她,她到哪里,哪里就变穷。姜子牙被百姓告状之后便对老婆说:“你不要乱走。”老婆说:“我该去哪里呢?”姜子牙说:“门口凡是贴着福的地方都不能去。”于是这个说法便流传了下来。
本文认为,一是马氏的做法不得人心,恶有恶报,姜子牙以封“扫帚星”作为对马氏的一种报应;二是马氏与子牙虽然好聚不好散,但毕竟有过夫妻一场,以封“扫帚星”作为对马氏的一种怀念;三是马氏对姜子牙不善不忠,心狠手辣,不听忠劝,执意离去,以封“扫帚星”作为对马氏的咒骂与诋毁;四是姜子牙奉旨封神,手中有权,也许借封“扫帚星”的机会发泄私愤。
如今,在众多择偶女性中,像马氏这样的势利者为数不少,他们注重现实,追求富贵,讲究享受,婚姻基础不牢,一旦确立婚姻关系,组建家庭以后,达不到目的,得不到满足,就闹矛盾,背叛丈夫,不能忠贞不渝,肝胆相照,共度难关。这种倾向是要不得的,必须提防与克服。
一:姜子牙把所有的官职分封完毕之后,就只剩下玉皇大帝了,他想玉皇大帝一职非自己莫属,于是高兴地用家乡方言宣布:“玉皇大帝,咱且来……”话还没有说完,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已经坐到玉皇大帝的宝座上了,这个人名叫张且来。
姜子牙的方言“咱”刚好跟“张”是相同的发音。虽然姜子牙有些气愤,但封神不是儿戏,当着众多神仙的面,一切已然注定。于是叫花子张且来做了玉皇大帝,而姜子牙却什么官也没有捞着,甚至连神仙也不是,只做了凡人的丞相。
二:对于修仙者来说被封神是个很无奈的选择,但凡能不上封神榜谁也不想上,一旦上了封神榜虽然说永生不死,即便被杀死也可以用封神榜复活。但是这也表示与大道无缘再无寸进,只能靠香火来提升功力。还有一种民间的说法说姜子牙最后做了灶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