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非常推荐你选择季羡林老先生的散文集。
一方面,要先说一下我和季老作品的渊源。我个人是非常喜欢泰戈尔的作品的,因为虽然泰戈尔是个印度人,但是每次你去读飞鸟集的时候,你都会感觉里面有一种灵性。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印度这个民族,他们现在的这个社会的心理年龄实在是太低了,因此才会经常性的爆出什么女学生在公交车上被人轮奸之类的事件,但是作为泰戈尔这样的一个诗人,真心是让人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和伟大。
而且季羡林老先生,毕生的精力有很大一部分都投入在来对于佛学和对梵文的研究,他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梵文大师,在这方面的造诣真心是非常高的,而且老先生专门为此出版过一本叫做《泰戈尔名作欣赏》的作品,观点非常的独特到位,条理非常清楚。
从此,我和季老结下了不解之缘。
季羡林老先生属于文笔非常好的几位大作家之一,他的散文基本我都读过,印象非常深刻。因为语句非常流畅,也很难从中找到一些非常冗长复杂而且没有意义的描述,大多数情况下就像一位老者在跟你谈心一样,这样的老人毕生的精华全部都留在了书本之中,即便是他09年与世长辞,你依然能够从他的书本中,体会到他当年在世的时候温润如玉的气质,超凡卓绝的功底。
想想人这一辈子奋斗了三四十年的时光,不就是希望自己能够腹有诗书气自华,并且在离开大家的时候,送上一首让大家能够积极生活的诗句吗,那么就选择一篇季羡林的散文吧,他能够给你带来非常多的感悟,甚至在你退休之后仍然可以拿去时时拜读,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
说到散文大家,政治学者、文学家、大文豪的鲁迅当然当仁不让。鲁迅,原名周树人,曾经为了救国学医,后来发现学医只能医治人的身体,而完全不能救治中国人的灵魂,所以弃医从文,学会了写作,用自己的笔杆子和那些侵略者、和那些麻木不仁的中国人作斗争,比起用药物和医疗工具治疗人的身体,他更倾向于用手中的笔治疗那些麻木不仁的人,唤醒他们的血性,唤醒他们爱国的天性,唤醒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那股子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情,他的文章寓意深刻,多含有各种对时事政治和当下事情的暗示,所以在退休晚会上朗读非常不错,既可以彰显你的阅读志趣和文学水平,又能给大家回味悠长居安思危忆苦思甜的聆听感受,让大家更加能有追忆的感觉。
其次是胡适的作品。
相较起鲁迅的作文而言,胡适的作品似乎更加温和并且没有那么激烈,但是同样的都是针砭时事,用自己的笔再为中华民族再为当初岌岌可危大厦将颓的中国做斗争。也许后来胡适在面对日本人的铁蹄的时候态度没有那么激烈,这一点让人诟病,但是不能否决的是,在现代文学大家,大文豪里,必须有他胡适一份。胡适在当代文学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是极其重要的。而且胡适的文笔温文,读来苦涩,也很适合退休晚会的气氛。
如果你是一个女性,那么我建议你读林徽因或者张爱玲的著作。她们都是非常有名并且非常优秀的女性,她们的文笔比起男人来毫不逊色,作品更多了女性才有的脉脉温情。
赞颂中老年人的散文比较合适,不是所有的散文都适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