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很久以前,金沙江边一个聚居在密林深处的傣族村寨,因树林起火,村民处在被大火吞没的危难之中,一个名叫李良的傣家汉子,为保护村庄,不畏危险,冲出火网,从金沙江里挑来一桶桶江水,泼洒山火。 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泼灭了,村民得救,李良因为劳累把汗流干了,倒在山头上。村民打来清水给李良解渴,但他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来,李良索性一头扑到江水中,变成一条巨龙,顺江而去。有的说,他变成了一棵大树。 傣族人民为纪念李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每家房屋清扫一新,撒上青松叶,并在选定的江边或井旁,用绿树搭起长半里长的青棚,棚下撒满厚厚的松针,两旁放上盛满水的水槽,午间太阳当顶时,众人穿行于棚间,相互用青松蘸水洒身,吉祥幸福的水相互泼洒,表示对李良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祝福。
每年清明节后的第七天,是阿昌族泼水节的开端。这天上午,男女老幼穿上节日盛装,采来鲜花,女的插在头上,男的别在胸前。下午四时左右,全寨的中青年男子汇集在一起,前面一人舞着户撒刀,后面几个人跳着象脚鼓舞,浩浩荡荡,一路鸣枪,向山里进发。上山后,放完鞭炮就采花(桑剑花、杜鹃花之类)。大家手拿鲜花,在山上尽情欢跳。大家跳够了,又敲着象脚鼓回村。村里的妇女早已准备好苏子粑粑。当听到采花队伍鸣铜炮枪报信时,立刻挑选十来个姑娘端着苏子粑粑往村外迎接。采花的男子向姑娘们献花,姑娘们请他们吃粑粑,然后同歌同舞回村。回到村里,他们把采来的鲜花扎成花塔、花轿,围着花塔和花轿歌舞到深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