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可能是早上
如果把‘’更定‘’的“定”理解成“结束”的意思,也就是说夜间的五更全部结束,那么有可能是早上。
但‘‘更定’’这个词在《陶庵梦忆》中不止一次出现:
1、卷五:炉烽月
2、卷五:虎丘中秋夜
由‘‘昨晚’’、‘‘中秋夜’’、‘‘更深’’能判断‘’更定‘’是晚上无疑。二、是晚上什么时候呢?上面@豆子的回答说入更是根据日落天昏而定,可惜我没查到出处,因此我有疑惑:如果入更是根据天色,那么要打更的更夫有何用呢,难道普通人不能分辨天色吗?另外如果入更是根据天色,那么后面天色不能分辨的二更、三更、四更、五更依据什么来判断呢,难道一入更就要在刻漏上作标记吗?要是这样的话,‘‘五更三点’’、‘‘五更四点’’等操作起来也太麻烦了。打更本来就是起报时作用的,因此时间应该是有固定区间的。如果入更的区间不变,具体需依赖报时的事情依春夏秋冬改变更点这才是合理的。
其一,“是日更定”在本文中是承接上句“大雪三日”而言,所以从语意看,应该是指当日,怎么会是第二天的凌晨呢? 其二,如果“凌晨后”去游西湖,按照文中的表述,作者行船至湖心,下舟登亭,幸会同好,寒暄交谈,再大饮三杯而去归岸,按时间推理,此时早已天色大亮。“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行船的舟子平日见惯了早起游湖的客人,又哪里会像张岱原文写的那样发出“相公痴”的感慨呢? 那么,“更定”到底是每日的什么时间呢?要弄清这个疑问,请先看看“更”、“定”二字在古代的含义。 “更”是中国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颜氏家训•书证》曰“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为所训?答曰,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亦云一更、二更„„皆以五为节”,“ 更,历也,经也。故曰五更尔”。那么,这一夜“五更”以什么时间为起点呢?这要看 “定”的含义。 “定”的古义较复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定,安也。从宀,从正。”《字 》:“定,确定”。《字 》又有注“定,奠也”。“更定”连用,有更次的“确定、开始”的含义,表示此时是更次的起点。 由以上考证可见,“更定”在古代的意思应该是指晚上开始计更的时辰,也就是“晚七时,初更开始”。 在古籍中,用“更定”表时间的不多见,倒是“定更”常用。例如《说岳全传》有这样一段描写:为了探看金兵大营,“到得定更时分,梁夫人命一名家将,管着扯号旗,自己踏着云梯,把纤腰一扭,莲步轻勾,早已到桅杆绝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