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相差一点点,但地理细节大不一样啊。
地理位置接近,最多能说经纬度差不多,但其他有许多不一样。比如,是否多山、是否靠海、土壤如何、河流如何、因为山海河流的差异是否会有气候的不同,林林总总。仅说地理对人的影响,想想希腊多山靠海,所以古代农业不成但航海发达;法国有河谷和好土地,农业欢乐无边。又比如中国,江南江北只隔一条江,但气候水土不同,行为习惯也不一样了。
而且人类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要交流要打架的呀,而地理,偏又是最能决定战争的因素。比如塞北,两个地方同样的纬度,多水草处出好马,就能欺负少水草处;又比如多山处有险塞,就很容易保守一隅,比如川中多山,所以三国之蜀、南宋吴家兄弟,都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边陲政权。久而久之,人民性格自然也大生变化。
民族性格不是一两天培养出来的,而是漫长的生活、迁移、战争、交流、融汇里慢慢杂糅出来的。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不同的生活习惯、战争和外交倾向、语言流通,所以自然而然就千差万别。
简括说吧:地球上的环境千差万别,隔个几里地可能就天差地远;而人类又是活在不断对抗和交流之中的。历史、性格、风俗都能从环境里酝酿出不同来,而这三样东西又是彼此作用、互相催化的。所以自然差别就大了。
重庆和成都,一个山城,一个盆地,"一个火爆耿直,一个细致绵软"。
觉得是地理因素占了很大原因吧,重庆热又多山,空气很湿润,所以做事也都喜欢一锤定音,谁有精力在这么闷热的天里绵;成都一马平川,天气多凉爽,自古又有蜀道难行,造就了这一与世无争的宝地,行人做事便也有了差异
常有人说,若我汉族也可掠夺、积累,那近代史的耻辱也不会有了。
果真如此吗?
很简单,西方为什么进行掠夺?因为他们缺他们缺原料产地、缺商品市场,他们土地没法种那么多的粮食,再加上中亚地区被奥斯曼帝国给垄断了,他们只能另辟蹊径,另寻其它,于是,美洲成为了原料产地、非洲成了商品市场,后来还有东亚,随着产地的增多、市场的扩大,各种工具也在不断改良,工业革命也开始了,工场、工厂越来越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也壮大了,随后是各种政治革命……
时也,运也,命也
若把日耳曼民族放在中国,他们还会去抢吗?
若把中华民族放在西方,我们还会只知种地自守,不知枪炮抢劫吗?
重要的不是什么人,而是他们站在了什么样的地理中。
无论是什么样的民族,只要生在草原上,都可凭游牧纵横天下
无论是什么样的民族,只要生在农耕区,都要以种地俯首贴耳
具体例子,史书之上,数不胜数
正因为这片土地可自给自足,所以不必以侵略为生
所以…………,历史才是今天这个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