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怎样理解“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的深意?
答;“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如果你能够体会到:普天下之人都是我们的家人,普天下之人都是我们同胞,普天下之人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的所作所为没有自私之心,我不是在为我个人,我也不是在为我这个小小的家庭而已,我在为整个天下苍生。超越种族、超越种姓、超越宗派、超越宗教、超越国界,利益天下众生。像这样的话,你所积的玄德就非常地普及,普遍十方!它不是局限在一个城乡里面、不是局限在一个种族或是一个国家范围里面,它是超越时空而存在,普及开,然后利益一切众生。
这一段是在告诉我们:我们所修的到底是真是假。因为修行是要来到用出来!你说你是修道、得道之人,不必强调!你把你的德行、道行展现出来、流露出来,利益一切众生。众生感受到你的德泽,自然就感恩你、敬佩你!你离开了这个世间,但是你的立德、立言、立功,你的德行、你的功劳不会被磨灭,时空不会把你淘汰掉!反而更证明你的高瞻远瞩、你的智慧、你的大爱!它会超越时空而存在。后代的子子孙孙一样继续会受益,“子孙以祭祀不辍”。
我们就是要去体会,然后勉励自己见贤思齐,朝着这方面去提升、也朝着这方面去做!当然我们做这些不是为了将来可以成圣、成贤。如果这样的话,那你又有“名利心”在引导,你就成不了。我们要见贤思齐,把生命意义发挥出来利益一切众生。
简单来说,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想要修身或在天地之间为人,这个人的品性、行为是自然流露的,是适合大众的,会体现出尊重平等的个体,自由民主之意。
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一国之主的统治,判断君主是否用“德”来治国,比如用宋真宗作为例子就很好理解了,因为他的治国之理就很符合这句话。
他在朝期间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而且还亲力大小事务。最有名的就是他推出了《文武七条》这个政策,其中就包含了这句话的理念,不要用强烈暴乱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工作方面,不要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去难为别人,要用平和,符合规则的方式去处理。在做人的方面,不能用身份识人,对待老百姓和显赫之人都是一样。
宋真宗的这些做法,使得国家富强起来,宋朝的百姓也得以安定生活,如果他的“德”没有广布,那么宋朝也不会出现繁重之景,安定之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