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老实话,林少华的确在名词的翻译上有时让人哭笑不得。但是,当为了保持阅读量去读村上《挪威的森林》的原文的时候,我发现网上所说的那些所谓误译啦,个人风格过于突出啦的问题,其实并没有那些讨伐声所说的那么严重。的确村上的语言本身并不华丽,有很强的口语风格。但是,读过《挪威的森林》日文版,整体印象是什么?是一种清净的忧伤,淡淡的无奈。林少华的译本,读完之后给人的感觉也差不多。甚至他通过语言的变化,刻意加深了这种风韵。如果他完全直译,可能反而得不到这种效果,参见施的译本。所以,对译本这种东西,只要不是为了做研究追求精确,那么选择让自己读了感到舒适的译者,也没什么问题。何苦咬文嚼字。读书是种很私人的事情,不是为了表现和炫耀。林的译本对于大部分中文读者来说更舒服,那么这就是他的价值和意义。
"优质的翻译最最必须的,不用说就是语言能力,但相比之下毫不逊色―――尤其是虚构作品――而且我以为必不可少的,恐怕还是充满个人偏见的爱。说句极端的话,只要有了它,我甚至认为什么都无所谓。别人翻译我的作品,如果问我最大的要求是什么,则舍此无它。充满偏见的爱,才恰恰是我在这个不可靠的世界上,最为充满偏见地爱着的东西之一。"
——村上春树"只是——这并非托词——世上还有比误译性质更恶劣的东西。那就是文字拙劣的翻译和味同嚼蜡的译文。"———村上春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