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三弄》 此曲系借物咏怀,借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节操高尚的人。乐曲前半阕奏出了清幽、舒畅的泛音曲调,表现了梅花高洁、安详的静态;急促的后半阕,描写了梅花不屈的动态。前后两段在音色、曲调和节奏上然不同,有着鲜明的对比。同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的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梅花三弄》现存谱最初刊见于《神奇秘谱》。
《胡笳十八拍》 本曲为根据同名古诗谱写的乐曲,歌词最早刊于南宋朱熹的《楚词后语》。有《大胡笳》和《小胡笳》两种传谱。“胡笳”原来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它音量宏大,用于军乐以壮声威。《胡笳十八拍》所反映的主题是著名的“文姬归汉”的故事。
《高山流水》 此曲最初刊见于我国现存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谱》。该书在解题中写道:“《高山流水》本只一段,至唐分为二同曲,不分段落。宋代分《高山》四段,《流水》八段。”
《阳春白雪》 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阳春白雪”的故事,《宋玉答楚王问》上写道:当歌手唱《下里巴人》时,国中和者数万人。后又改唱《阳春白雪》,因为曲高和寡,只有几个人跟着唱和。现存琴谱中的《阳春白雪》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
我喜欢林海的《琵琶语》。还曾经专门写了首诗,今夜漫听琵琶语,一弦一柱如私语。明月秋思露为霜,晓看红湿已神伤。哈哈,小女不才,不过确实挺喜欢这首曲子。
对于我个人而言,老歌倒是颇有韵味。是我们小时候都喜欢的《西游记》里的,记得小时候天天的看,听到这曲就很喜欢,就是老版《西游记》女儿国插曲《女儿情》及《相见难别亦难》,即美又醉人,也让人悲痛。对许镜清大师的膜拜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