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主要的讲的是理、象、数、传。八卦创作的时候,不是用来算命的。
在我国远古时期,对自然很是崇拜,伏羲通过对自然万物的变化看到的情况,发展成了八卦。八卦是我国有史记载最早的易学符号,其实他最初创立的时候,三皇五帝中的伏羲是想要,表达自然万物变化的规律才创作的,并没有想到会用到算卦这方面来。八卦的起源都传说是伏羲当年在天水卦台山上画的。那些符号也可以理解为当时的文字。八卦无疑是神奇的,他体现了我们古人高超的智慧,通过很多卦象演变出来的现象,也都一一得到了印证,在我国和整个东南亚地区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八卦后来也被易经和道家作了详细的注解。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易经中对八卦的注解。体现了世间万物的变化。易经其实是三本书,周易、连山、归藏。不过现在我们只能看到周易一本书,连山是夏朝所著,归藏是商朝时候的书。但是因为年代太过久远,而失传了。我小时候,我父亲买过一本周易,我还问他为什么要学算命啊,我爸告诉我,周易不只是说的那些,还有很多哲学的道理。已经是阐述世间万物变化道理的书,所以就被看做是玄学的书。但是整部周易还有很多哲学、文化、政治、生活上面的描写。他是经典著作,在后代阴阳家,道家的发展下,所以我们才会认为他只是一部算命的书。
易经就是用来算名,八卦就是罗列出来的八种命运,抽签,抽到那种,就说你是那种名运,说白一点,写八种命运在纸条上,丢到桶里抽签,抽到那种就说你是那种名,八卦都是忽悠人的,人的命运,自己是可以随时改变的。
传统上《周易》的地位很高。由于孔子推崇,春秋时即是儒门六经之一。汉立五经,尊《易》为众经之首,后来的九经,十三经皆循此序。《易》既是儒门群经之首,同时在道门之中也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因此,《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著作之一,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这么一本传统文化基石著作,所谓包含了一切规律、可应用与万事万物、从一大堆偶然中找出了必然的奇书,到底写了些什么呢?于是我们想把这本神一般的书找出来看看,看了两段你却发现这本奇书枯燥无聊得要死,就算是看翻译成白话的版本也完全不知所云。于是我们想,干脆退而求其次,看看后人如何讲它罢,结果发现关于它的著述汗牛充栋:有讲它演化出了式占、历忌、择日、风角、堪舆、孤虚、行年、咒禁、行法等等一大堆高深莫测的东西,有的却讲,那些拿《易》占卜的人真是进了宝山却对着一块废铁坨手舞足蹈,《易》是种学问,是种哲学,是种思考方式,是各种可用于日常生活的生命哲学,明白了它,我们的生命就得到了升华。哈哈,你看,这就是《易》。最开始也许只是难以评价,如今呢,连它到底是关于什么的,我们也不太敢讲。那么我们只好来讲一点关于《易》的事实。
《易经》是因古人占卜而产生的64卦象符号方阵,象数是它的灵魂,气是它的精髓,其中的12辟卦则是其气象运动的经脉。
易经的主体功能是预测,但是它的卦象结构则从宏观上体现了宇宙自然存在的结构现象,反映出数字构成的时空运动规律和奥秘,是我们获取二维平行世界各种类型量子运动信息的有效手段。但是这种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通过阴阳二气运动呈象的方式来进行的,而象首先则是以数字的面貌出现的,数字乃又是从我们对事物运动现象的归纳来获得的。有了数字才能用一定对应的方法得到卦象,从而以卦为本,瞬间在意识中感应出事物运动的信息。为什么以感应方式才能获得信息呢?因为卦象是一种气象,眼睛是看不到的,只有通过意识才能自动成象为我们所获取,而感应则是意识运动的主要方式之一!当然这种感应的能力是需要长时间培养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慧根的!
算命是《易经》阴阳五行理论衍生的一种发展方式,它主要是通过时间运动的因素制造出一套理论来判断人的命运,仅就时气来讲,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却忽视了时空对应,空间与时间是事物运动的一体两面,缺一不可的重要性,所以以纯粹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算命,只能在运气上有个时间的分界线,忽略了空间存在的重要性,是不会得出一定程度上客观准确的结果的。故它是不能和《易经》相提并论的!
易经讲的是变化。八卦算的是人生的可能性,概率事件。
《易经》是周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周文王在羑里城被囚禁时对伏羲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编写的文字解释。周文王用 ’ 凶 ’ 字表达了,对 ’ 不中不正 ’ 的不满,其中暗含着对商纣淫暴统治的强烈反对;用 ’ 吉 ’ 字表达了,对 ’ 中正思想 ’ 的,可望和赞美,其中暗含着推翻商纣邪政的坚定立场。所以,《易经》本来是一本政治之书 革命之书 。后来,人们把它当作占卜书而用,反而成功地躲过了秦始皇的 ’ 焚书坑儒 ’这一劫难,一直流传到至今。另外,自从孔子给《易经》编写了《易传》之后,它又成为了哲学之书 思想之书,同时把它纳入儒教的经典之一,推尊为众经之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