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修行和现实结合,本来难度就很大。释迦牟尼佛没学会,所以不当国王出家了;莲花生大士没学会,也不当国王出家了。所以我们只能说,我们就简单地把他们没学会的,假装我们会。
具体到生活中,该怎么修行呢?
首先,每天早上起来,要用心想:作为三宝弟子,我们要出离轮回,要为了所有苦难众生行菩萨道,然后做早课。在这段时间里好好当个修行人。
怎样将工作也变成修行呢?你们看,佛也要利益众生啊!释迦牟尼佛和莲花生大士都入世摄受弟子、传播教法了。他们在传法过程中,也要盖寺庙经舍,要给出家人找吃的、穿的,找学习资料。我们也要这么想:做好工作也是利益众生,为了众生我把工作做好,这就是我为社会做的贡献,是我行菩萨道的一种方式,也是修行。注意在工作的时候,尽量不让自己堕入十不善。如果有些时候不得已做些坏事,尽量忏悔着做,随时念金刚萨_短咒也是有帮助的。
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很忙,要让自己心态安宁,就要像孔子说的那样“一日三省吾身”。我们的祖师龙钦巴大师说过,作为佛教徒要首先想到众生的苦难,所以每天早上一定要很好地发愿发心:为了让所有一切苦难的如母众生远离痛苦、脱离轮回,今天用我们的能力所及去积德行善。
我们白天要做很多事,到了中午,可以反省一下上午做了多少坏事、多少好事,将坏事忏悔,好事做功德回向,思维这一切都是如梦如幻。晚上休息前,继续反省,将一天中所做的善事功德回向,坏事忏悔,一天就很圆满了。这样的修行,是让心安静下来的最好方法。
刚开始修行时,情绪烦恼不安是正常的,就像要吃饭喝水一样,我们一天的情绪也是起伏不定,像波浪,一浪接一浪。学佛之前,可能从来也没想过要掌控它,而是任其发展。现在,我们学佛了,开始关注到它的时候,我们就有办法驾驭它了。要慢慢地驾驭。
烦躁不安的时候,大声念诵咒语能最快地让情绪安定下来。比如现在脾气很急躁,想发作,你就躲到房间里,大声念莲师心咒或者百字明。以最大的丹田的力气唱出来,不停地重复。很快,你所有的情绪都会降下来。
咒语就有这样的能量。小时候念经时,师父经常告诉我们大声点,再大声点,还不行再大声点。所以你看,我现在讲那么多话,嗓音也不会哑。
我们的修行是为了什么?刚才讲到了,你要想圆满大乘果报,必须是个大乘行者,而且是修大乘法教。那么大乘行者是什么?必须是发了菩提心的人。不管是谁,你发了菩提心的那一刹那,你就进入大乘行列,你就是个大乘行者。即是你什么都还没修呢,你也是个大乘行者,决定了你的身份。 菩提心是什么?‘菩提心’有一句话是为利有情而成佛。‘为利有情而成佛’这是菩提心的非常通俗的一种翻译。为利有情,‘有情’我们说的有情众生。狭义的讲,有情众生不仅仅指的我们人,包括所有有含识、心识的众生,畜生、地狱、饿鬼、天人,这些都是。因为他有灵识、有心识、有含识。为利有情而成佛,我们发这个心就是真正的菩提心了。
其实真正的修行就是应当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完成的,最基本的法则就是佛祖在大彻大悟后的第一篇总结即众所周知的"首传"八正道""。众生不必一生读遍千卷经书或到处寻师问道,只要踏踏实实地去践行"八正道"即可。在《阿含经》中有记载:在佛祖临终之际有随身弟子问佛祖一一您说四十九年讲法未讲"八正道"题外一个字,所有讲法都是对"八正道"的方便诠释。这是否可以说只要践行"八正道",从身口意全方位按"八正道"去作就能成佛呢?佛祖含首答曰:如是如是"。
泗阳狗日徐敏,1975年3月初8生,会蛊是一种降头术,家族全会,跟矛山道士学,坐落于泗阳泗水古城内,教会许多人,也害了很多人。无保户靠降头得来财富,获取别人大脑信息。控制人思维无所不能。决B养才决着了,恶毒。鬼诈,薄情寡义。女人不如人就换,儿子不如人就招皇帝鬼魂做儿子。违背天意。称己为神。为帝。多少好人不该死,这个狗日也不死?做坏事也不怕决子决孙?我牵驴爬你闺女B
首先自身得心向善。然后影响、帮助、间接引导其他人。
多看看书然后灭佛就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