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主角无疑是贾宝玉了,小说从大荒山青埂峰下的一块顽石写起,一直到宝玉出家,借助他描述了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也让贾府和那些贵族的腐败和奢靡生活暴露无遗。
曹公用虚实相间、神鬼莫测的写法,不夹带私人感情,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幅生动而精美的人物造型,展示了一个个离奇而又现实的故事,让读者深思,为之发狂,为之遐想。特别是贾宝玉,更是争论异常激烈。那么他到底是古怪还是单纯,是可爱还是可气,或是可怜还是可敬?
要说可爱,那是贾母、王夫人以及林黛玉的看法。对于贾母来说,宝玉含玉而生没有被当成怪物,反而被看成贾府的祥瑞。从此之后,宝玉被视为珍宝,他的玉佩更是被万般呵护,一旦丢失,宝玉就如丢了魂魄。
贾母把宝玉笼在身边,吃穿用度一切都照料的尽心如意,还特地派了自己的两个大丫鬟袭人和晴雯去服侍宝玉。宝玉从小被元妃疼爱,亲自教他读书识字,写诗填词。所以宝玉的生活关系着贾母的地位,也连接着她与贾政之间的关系纽带。
而王夫人更是不用说了,贾珠早早夭亡,李纨也经常在她面前掩面而泣。有了宝玉,王夫人以后才有靠山,贾母才能让权,贾政才不会整天呆在赵姨娘的房间。
古时候,女子无才便是德,而且还母因子贵,宝玉出息了,王夫人才能抬得起头,脊背后面才没有人敢背着指责她。
黛玉与宝玉是木石前盟,感情是从小培养,林黛玉进贾府时,宝玉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黛玉一见宝玉,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之后虽然黛玉经常讥笑和责骂宝玉,那只不过是小儿女间的打情骂俏,黛玉的眼泪流的越多,对宝玉的感情越是深厚;而宝玉对黛玉也是一往情深,虽然众香国里各种花都开得艳丽,宝玉也是处处留情,但最后他也懂得,各人得各人的眼泪。
要说可气,这是贾环、赵姨娘,以及贾政的看法。贾环恨宝玉与赵姨娘恨宝玉还是有区别,贾环怨恨自己没有宝玉的长相俊美,也没有宝玉的才华出众,更怨恨自己无法得到大家的疼爱。甚至宝玉与彩云说话,都被贾环嫉妒,还用油灯烫伤了宝玉的脸。
不过这一招更蠢,直接把自己出卖了,也让苦苦挣扎的探春日子不好过。而赵姨娘怨恨宝玉,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地位不如王夫人,所以也就看见宝玉什么都不顺眼。加上自己的儿子贾环被欺负,亲生女探春又不把自己当亲娘,这一切的怨恨都指向宝玉才能发泄。
贾政怨恨宝玉是因为他不读书,自己年轻时本想走科考之路,但是皇恩浩荡,自己直接成了员外郎,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本想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谁想他从小抓周时不取之墨笔砚,单抓脂粉钗环,而且只喜欢结交秦钟、柳湘莲、蒋玉菡和北静王等有情男子,对自己看好的贾雨村却不理不睬。
不仅如此,宝玉只喜欢诗词曲赋,却对四书五经,正经的仕途经济毫不感兴趣,还堂而皇之地称呼其为禄蠹。贾政真是要吐血,一生气他就骂宝玉畜生,仔细站脏了我的地。贾政是宝玉眼里熟悉的陌生人,宝玉是贾政心中陌生的熟悉人。
要说可怜,那是袭人和宝钗的看法。袭人对待宝玉那是一个忠心,除了老太太和王夫人,没有谁对宝玉这么无微不至地照料。所以宝玉挨打,袭人第一个伤心;宝玉的佩玉丢了,袭人第一个感到大事不好;后来得知宝玉出家,也是她第一个晕倒。
宝钗也可怜宝玉,宝玉受到黛玉的责骂,可以在宝钗那里得到安慰;宝玉挨打,宝钗首先想到给他送丸药;宝玉失去佩玉,宝钗打破僵局,是她让宝玉第一个知道黛玉的死讯,反而让宝玉及时地从苦闷和痴呆的状态中恢复过来。
要说可敬,这是晴雯的看法。晴雯是赖大买来的丫鬟,后来送给了贾母,直到来到宝玉身边,晴雯才觉得自己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宝玉喜欢她心直口快,没有心机,凡是要与黛玉联络的事情都交给晴雯,宝玉被打后就是晴雯送了两只旧手帕给了黛玉,让黛玉从此知道宝玉的真心。
晴雯爱宝玉,却从不让宝玉与自己亲近,在她心中,这种感情是非常神圣的,绝对不可以亵玩。
直到临时晴雯才吐露心声:“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担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
宝玉应该后悔,所以他在祭奠晴雯的《芙蓉诔》种写道:“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晴雯应该有憾,所以她最后一夜叫的都是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