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四万八千首,无有一首动人心”
许多人评价乾隆帝的诗“滥而且烂”,他为什么写不好诗呢,窃以为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姿质不佳,根骨下乘。
“诗有别材,非关书也”,写诗要有天赋,比如有的人会对酒精过敏,有的人会对花粉过敏??如果对诗不过敏,看再多的诗书也没用。
2)佞臣当道。
身边大把吹牛拍马之徒,如纪XX沈XX,不管诗写得好坏,全都大赞“直追唐人,太白再世,子美重生”。诗乃小道,值得为一件小事惹主子不快吗?
3)好大喜功,附庸风雅,自我陶醉。
赠诗、和诗、乱题诗。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要硬来一首,不管有没有好词、好句、好立意,都要来上一首,自然是烂诗多多。
4)无聊遣时。
只为消遣玩玩,无所谓好坏,因此从未认真对待诗。困于深宫大院之内斗鸡走狗,没有对社会、人生作任何深刻的认识与思考,无真情实感,自然无好诗。
敝人没有全部读过他的诗,“诗无达诂,各花入各眼”,许多人说他的诗不好,也许是他没有运气遇到更多的知音吧。
以上几条大概是他写不好诗的原因,然窃以为对于什么是好诗,好诗有没有标准??这才是应当思考而又难以回答的。
兹录两首乾隆诗:
《杜诗》
杜诗于我有何缘,每一见之不忍舍。
寒为衰日可宜冬,暑作雄风足消夏。
于唐拔尔轶卢骆,在汉绰然媲班马。
清词丽句空古今,一一皆从性中写。
呜呼今而有其人,磬折吾当拜风下。
《题郭知达集九家注杜诗》
平生结习最于诗,老杜真堪作我师。
书出曾锓实郭集,本仍宝庆及淳熙。
九家正注宜存耳,余氏支辞概去之。
适以遗编搜四库,乃斯古刻见漕司。
希珍际遇殊惊晚,尤物_章固有时。
重以琳琅续天禄,机闲万遍读何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