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本身比较繁华,有专门的史官记载,所以也就记录了夏朝。
因为商朝本身就是一个动荡年代,而且甲骨文最主要的目的是用来占卜的,而并不是用作记载历史的史书,所以没有提及夏朝也非常正常。商朝在前300年间一直都是处在各种战乱之中,直到盘庚迁址殷之后,才算正式的稳定下来,所以在这个过程之中不断的迁都,即便是有关于夏朝的资料,有可能也会因此而遗失。
除此之外我们都知道甲骨文最主要的用法其实还是用来张占卜的,而且商朝他们记载事情的时候并不是用刀来刻在竹子或者是其他东西上,很多时候他们所用的是类似于我们如今所用的毛笔一样的一种器具在写字,所以是非常容易,因为风沙的侵袭而消失的,所以这其实在逻辑上也是说得通的。
除此之外,甲骨文其实有一大部分在使用之后就被当成一种食材直接吃掉了,有可能即便是有关于夏朝的记载,那一块甲骨文也被人类所吃了也说不定。而且周朝一直统治非常稳定,直到周幽王时期,在那个时候,周天子的威望是十分高的,周朝想要记录一些夏朝的事情引以为戒也非常合理。
周朝有一本书名字叫尚书,这本书至今我们还保留有部分内容,这本书所记载的就是历史的文献以及古代的某些事迹,有人说这一本书是孔子编写的,在这本书里面就提及到了夏朝,有可能正是因为周朝的人本身生活条件比较好,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也有一名专门的史官进行记载,所以他们对于上一代的夏朝有所记载也并不是不可能。
因为目前所发现的商代甲骨文几乎全是占卜吉凶的文字,没有涉及历史的内容,所以未见到与夏朝相关的记载。但有一点内容是非常突出的,就是与黄帝大战的蚩尤在商甲中反复出现。商甲的卜辞很多在最后都有“亡蚩?”,“亡尤?"之问。把蚩尤当作鬼怪不吉的象征,对蚩尤十分畏惧。蚩尤距商代己经一千多年了,他对商人尚有如此巨大的影响,真是不可思议。蚩尤在商代的影响存在,说明我们历史记载的可靠性,那么夏代还会不存在么?更何况周代有关于夏朝的记载并且认为自己是夏的后人,这又从另一个方面得到夏代存在的证据。我还有更加直接的证据证明夏的存在,就是我收藏有一件夏代的玉盏,上有十三字与商甲类似的文字,文字中指出这是祭祀“祖啟"所用的。
有一种观点:周人趁商人主力东征,突袭朝歌,一战定天下,天下不稳,人心不服。所以,周人实施分封,以少数人管多数人。那么,为了稳定天下,所以要说自己是承载夏朝,以证明自己取得天下的正统性。所以,有人怀疑夏王朝的存在。
商朝前300年,一直处于动荡之中,直到盘庚迁殷,才正式稳定下来。在不停迁都的过程中,夏朝的历史资料等会不会因此丢失?二,甲骨文主要用于占卜,而非记载历史,所以甲骨文没有提及夏朝,从逻辑上也说得通。
商朝不只有甲骨文,甲骨能够保存到今天,但以其他东西(如木板)为载体的文字未能保存至今,或未被发掘。
甲骨文是很成熟的文字,在其之前必已有文字。
商和夏不在同一地方,商在东方,夏在西方,交流不多。
古籍不单单纪录有夏朝 而且记录有虞朝 周称作夏朝 商不一定也称呼其为夏朝 甲骨文里面提到的西邑有可能就是夏都之一(夏据说10迁 也是迁来迁去的)虞朝有可能就是良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