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和贾平凹两位文学大家相似之处有很多,他们的故乡都是陕西,同为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他们两位的艺术成就不能说谁高谁低,只能说各有千秋,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这里以他们两位各自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来讲一讲。
我们分别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陈彦的故乡是陕西省镇安,他是继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之后,第四个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陕西文人,他凭借《主角》一书一举拿下茅盾文学奖,这本书讲述了秦腔伶人秦娥近半个世纪的兴衰,她的生活际遇,细腻的讲述了一个小人物的人生沉浮,从一个小人物身上关联出秦腔这门艺术发展的起起伏伏,在时代的发展中秦腔何去何从,整本书故事情节既丰富有复杂,人物形象既生动又活泼,其作为透漏着浓烈的地方风格,包括方言的运用和作者叙事的手法,总而言之,作者笔下的世界,自成一脉,既苍凉悲苦又自强不息。
贾平凹的故乡是陕西省丹凤,贾平凹的作品诸多,获奖无数,他笔下创作的作品被译出多达三十个语种,并且被改编成电影、电视、话剧、戏剧、等,被人们广泛传播。贾平凹以《秦腔》一书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这本书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介绍的是秦腔戏曲的发展,另一方面介绍的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他的作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故事在一个名叫清风街的地方开始,清风街衰败的白家出了一名秦腔演员白雪,嫁给了清风街的大户夏家,故事讲述了两家人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生动的体现了社会转型给农民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变化。
文学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思想,一万种见解,对于文学最好的形容词是包容万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