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是早几年被炒热的,那些年总有些关于他的故事和情诗被疯狂转发,《不负如来不负卿》,这本书买来很久,在准备转手的前夜才看完。
这本书将有些并不是仓央嘉措的诗写做是他的,而且真的不可免俗的有很多无病呻吟的文字和描述: “每一个还没有去过西藏的人,都深信有一天会踏上那片土地。每一个离开西藏的人,都深信自己还会回去,因为将魂留在了那里。”
作者写仓央嘉措的依据基本上分为两段,前半段大致是仓央嘉措于青海湖失踪之前,基本上参照正史,后半段关于仓央嘉措于青海湖失踪之后的描绘,则是借鉴了不太被正统所重视的算得上野史的记录,所以描绘得仓央嘉措有了太多的神秘色彩。
这本书让我越发觉得仓央嘉措的一生是个悲剧,从一开始就不能像一个正常的转世神童一样被自小在庙里长大,而是在一个崇尚自由与浪漫的地方长大,十五岁才正式成为六世达赖,他已经长成了个十五岁的少年了,他性格中已经有太多野性和浪漫的成分了,再入庙里去学习,虽然也还能潜心学习,但是心底那种对爱情的向往哪还能真如其他僧人一般,他也不愿意为了成为活佛违逆自己心中的想要的爱情,这就是他身上不可调和的矛盾。爱情是他的生命中不可剥离的一部分,也是这个矛盾最终激化导致了他的结局。
“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一句说出了他的苦恼,也道出了许多人的无奈。缘分,本就很奇妙。其实,觉得命运对他来说也不都是不公。他遇到了自己的最爱,并且能与自己的最爱相爱。其实是很美好的事。只是美好的时光太过短暂。如果真有轮回,希望来世他能爱的光明正大,能够爱的长长久久。
住在布答拉宫里,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世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仓央嘉措,这一生很悲凉,但有他的诗给他慰藉,当他思念那个让她心动的女子,他又是柔情蜜意的普通男子,正因为他的身不由己才成就他的诗情,受到人们的敬仰,与尊重,理解吧,愿他下辈子做普通人,与喜爱的女子共度一生。
奈何成为了历史的尘埃,生的凄凉,死的悲壮,心中对于感情的执念牵绊了他,或许也是这样才能流传于世吧,我经常在想是一种什么心态造就了他自身来去呢?身处大德佛法晕染中而如此执念他与玛吉阿米的情,难道真是纯粹的爱情吗?殊不知最后还是败给了现实
他的一生无法选择,身不由己,他是雪域的王,却从没有一个人问过他想不想做这个王,那个高高在上的王位,禁锢了他的一生,他一生的不幸都源自这个位子。他是世间最美的情郎。虽然他不喜欢这个位置但不得不说他是最好的雪域之王
首先是人,才是佛的地位,仓央嘉措只不过是活的现实,没有装而已,自己所做的一切违返了别人的利益,最后才没有走向极地,虽然说没有事实材料来证明,但还是比较喜欢他的文采,也相信他是一位让人尊敬的活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