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阿弥陀三藐三佛陀”,这是梵文音译,下面有批注。“三藐三佛陀”,这是梵文的音,“三”翻成中国字叫“正”;“藐”翻作“等”;平等的“等”;“佛陀”翻作“正觉”。“三佛陀”,“三”翻作“正”,“佛陀”的意思是“觉”,就是“正等正觉”。旧译翻成“正遍知”,新译翻成“等正觉”,就是“正等正觉”,这是佛的“十号”当中第三号。“南无阿弥陀三藐三佛陀”就是六字洪名,我们今天常念的“南无阿弥陀佛”,意思完全相同。以清净心、真诚心念这句佛号,功德不可思议。
同修有很多人告诉我,念佛念了很久,心还是很乱,没有办法摄心。这个问题不是现在才有,古人也有。印光大师有很好的开示,教导我们为什么念佛念力不能集中?是我们没有真诚心;真诚到极处,念力就集中,不会有妄想杂念夹杂。大势至菩萨讲得好,你看在念佛之前先叫你“都摄六根”,“摄”是收心。孟子也讲过,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心都往外跑,眼往色上跑,耳往声上跑,鼻往香上跑,舌往味上跑,它都往外跑,你要把它收回来。
观世音菩萨他有本事,“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他修“耳根圆通”,他的耳不听外面的,听里面的。“耳闻”,“闻”里面什么?里面闻自性。念佛法门确实就是“反闻闻自性”。什么是“自性”?“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自性”、自性的德号、一切诸佛如来共同的名号。世尊为我们解释为“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是表空间,“无量寿”是表时间,时空之内所有一切万事万物都这一句佛号,这一句佛号统摄一切,它怎么不是自性?
念佛不管多久,心还是乱。这正是凡夫的本体如你能做到清净心,那么你也成佛了,就不要佛来接引了。所以,念佛是靠名号的清净的运作在凡夫的体内作用,而产生了佛光,佛根据名号的光来接引众生上极乐世界的。不是靠你念佛能否做到清净心和散乱的。下面抄录源信念佛法语给同修,法语是,离三恶道,生于人间,应大庆喜。自身虽贱,不劣于畜牲。吾家虽贫,犹胜于饿鬼。事虽不如人意,难比地狱之苦。世间之难住多忧,即是出世间之缘。身虽卑贱不高贵,亦是入菩提之导。故生人间,应该庆喜。信心虽试,本愿深故,任凭必往生。念佛虽倦,功德大故,称念定耒迎。故遇本愿,更应庆喜。妄念原是,凡夫本体,妄念之外,别无心也。直至监终,犹是一向,妄念凡夫,知此念佛。即蒙来迎,乘莲台时,能翻妄念,成为觉心。从妄念中,所出念佛,犹如莲华,不染污泯,决定往生,不可有疑。莫厌妄念多,应叹信心浅。故以深信心,常称弥陀名。南无阿弥陀佛!
这是累世的积习在做怪,那是因为你的福德不够,所以佛告诉我们多做善事积累资粮。禅宗六祖能顿悟也是他过去世的资粮福德够了自然就悟了。世尊也在过去世经历了很多修行,在无数佛前供养受教,还做了500年的忍辱仙人才能在菩提树下悟道。所以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但也不要灰心啊,这一世不行还有下一世嘛…既然不能顿悟那就渐悟,心乱就去扫地,洗碗,伺候老人…做义工,时间长了自然就能静下来了。佛传8万4千法门不只念佛这一路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