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具有“三性”,即吸湿性、吸味性以及陈化性,极易变质变味,对于喜爱饮茶的人来说,如何正确存茶就是一大考验。根据试验,把相当干燥的茶叶露置于室内,经过一天,茶叶的含水量可达7%左右;露置五、六天后,则上升到15%以上。在感染异味方面,因茶叶中含有帖烯化合物和高分子棕榈酸,这些能很快就吸收其他物质的气味而改变或掩盖茶叶本来的气味。若贮存方法稍有不当,就会在短时期内失去风味,而且愈是名贵茶叶,愈是难以保存。更多精彩,尽在物有腔调。
六大类茶的贮存方法
绿茶:绿茶是所有茶类中最易陈化变质的茶,极易失去光润的色泽及特有的香气。家庭贮藏名优绿茶可采用生石灰吸湿贮藏法。即选择密封容器(如瓦坛、瓷坛或铁筒等),将生石灰块装在布袋中,置于容器内,茶叶用牛皮纸包好放在布袋上,将容器口密封,放置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有条件的还可以将生石灰吸湿后的茶叶用镀铝复合袋包装,内置除氧剂,封口后置于冰箱中,可两年左右保持茶叶品质基本不变。
一般饮茶者家庭购买的茶叶数量很少,没有必要用坛子保藏,可装入有双层盖的马口铁茶叶罐里,最好装满而不留空隙,这样罐里空气较少,有利于保藏。双层盖都要盖紧,用胶布黏好盖子缝隙,并把茶罐装入两层尼龙袋内,封好袋口。另一个办法是把茶叶装入干燥的保温瓶中,盖紧盖子,用白蜡密封瓶口。采取这两种方法,可以较长时间使茶叶品质保持不变。
红茶:相对于绿茶和乌龙茶来说,红茶陈化变质较慢,较易贮藏。避开光照、高温及有异味的物品,就可较长时间保存。红茶是完全发酵的茶,保存期限比绿茶的要长,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而不变,这样就能适应长途运输,这也是红茶能够长途跋涉传到西方的原因之一。罐装或用铝箔纸包装的茶包,可保存3年,放入纸袋的茶包保质期约为2年。
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将茶叶放在茶叶罐里,于阴凉干爽的地方保存,开封后的茶叶最好尽快喝完。一般放置时间超过3年以后,香味就会流失殆尽,丧失原有的风味。不同品种的红茶也不宜混合存放,以免互相破坏茶本身具有的独特味道。
乌龙茶: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又可称为青茶。它既有不发酵茶的特性,又有全发酵茶的特性。所以,储存青茶必须像储存绿茶一样——防晒、防潮、防气味。不过,青茶既然经过发酵的过程,则又比绿茶耐用了。不藏冰柜的话,绿茶可保质约一年,青茶则二、三年。另外,购买时保存在冰柜内的茶叶,购买后如果不放在冰箱内,保质期就会大大缩短。
1)冰箱冷藏
将茶叶置于干燥、无异味、能密封的盛器瓶中放入冰箱的冷藏柜中即可。如茶叶数量少而且很干燥,也可用双层防潮性能好的薄膜袋包装密封好,放在冰箱中。
2)罐子存放法
将茶叶装入有双层盖的马口铁茶叶罐里,最好装满而不留空隙,这样罐里空气较少。双层盖都要盖紧,用胶布粘好盖子缝隙,并把茶罐装入双层尼龙袋内,封好袋口。
3)保温瓶存入法
把茶叶装入干燥的保温瓶中,盖紧盖子,用白蜡密封瓶口。
黑茶:通风、干燥、无异味是黑茶保存的基本条件,如果出现了黑霉、绿霉、灰霉就说明茶已经发生霉变了。保持通风干燥对于存放黑茶是最重要的,如发白毛的情况严重,可用毛刷、毛巾之类柔软的纺织品去除表层的白毛,之后,在通风处存放几日即可饮用,但是,霉变后若不及时处理,出现黑霉、绿霉、灰霉就不能饮用了。
黄茶:黄茶储存要注意密封、避光,可以将石膏烧热捣碎,铺于箱底,上垫两层皮纸,将茶叶用皮纸分装成小包,放在皮纸上面,封好箱盖。但是要注意适时更换石膏,黄茶的品质才能经久不变。
白茶:白茶营养价值很高,保存方法和高级绿茶一样,最好放在冰柜中密封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