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聊斋志异》。这本“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语)”的文言小说集,可以说是我的文学入门书。小时候读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白话版本,但依旧魅力十足,随手拿起书,从任何一则开始读都可以。我喜欢那些特别短的篇目,更接近志怪(而非志人、传奇),有一种片段的美感。
杰克·凯鲁亚克与威廉·巴勒斯合写的《而河马被煮死在水槽里》我也非常喜欢,这是一部介于小说与日记之间的作品,由真实经历改编而成,核心事件为一场命案,杀人者为杰克·凯鲁亚克与威廉·巴勒斯共同的好友。杰克·凯鲁亚克与威廉·巴勒斯一人一节,交替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可以说非常有“垮掉的一代”的精神了。这部看似“随意”的小说,其实暗藏着严谨。合写一部小说,默契非常重要,尤其是两位以“随意”著称的作者合作。他们完成得非常好,可能是因为这场命案是他们的共同经验,而合写,则是经验的互相弥合,是一种独特的和解。这部小说的电影版《杀死汝爱》也值得一看。
卡夫卡的短篇作品也不错。比如《骑桶人》,写一个穷人因为寒冷骑着桶四处去讨煤,结果煤贩子的老婆解下围裙,一扇风就把他和他的煤桶扇飞了。这是一个非常悲伤、非常奇异的小说,煤桶本不是轻盈之物,也不会有人用来乘骑,但卡夫卡却这么写了。不但这么写了,还让一个在现实中不会飞到天上的东西,因围裙的一阵风而飞走。足见煤桶骑士的“轻”。
我最爱的作家是列夫-托尔斯泰。他的文章写的出神入化,例如他的著作《复活》中,描写的一个女人被铁链所囚,她的神态、她的眼神、甚至她当时的脸色、动作都写的非常详细,,认真品位他的著作,比品一杯茶还要香。
我最喜欢的作家是鲁迅,我从他的书中学会了刚强。我最喜欢他的一篇叫《乞求者》的文章。讲了作者看到的三个乞求者,他憎恨他们的腔调。“我不布施,也无布施心。这是作者的想法,我很赞同。
我很喜欢三毛。喜欢她的人生态度,羡慕她和荷西的爱情,向往她的生活方式,如果可以,我也想跟她一样想什么就做什么,也可以漂泊四海,只是我们都少了像她那样果敢和勇气。
最喜欢的作家是余华,这一点我毫不掩饰,我从中学时代,就开始拜读他的小说,每一个字我都阅读得十分仔细,因为他的作品,直指人心,因而能够十分深刻地引起读者的共鸣!
老舍先生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作家!先生的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都有幸拜读!对我启发和影响很大!我读过很多著作,很多都是读了一遍又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