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饮茶的人群大量增加,也越来越多人追求茶的质量,这也是人们对生活的追求。茶叶是农作物产品,从生长环境到采摘制作,再到包装运输,每个环节都在影响着茶叶最终的品质。影响香气优质与否主要有茶树生长环境、采摘嫩度、制作工艺三个方面: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决定了鲜叶是否优质,采摘的嫩度影响着香气种类是否丰富,制作工艺是否得当决定了香气的类型和丰富程度。
毫香:指丰富的茶叶背部细微绒毛所构成的香气类型,通常出现在嫩度较高或干茶具备明显绒毛特征的茶叶,比如碧螺春和白毫银针。毫香之所以优质,是因为毫香对于嫩度的要求较高;从单芽到一芽一叶初展阶段的鲜叶,才具备富足的绒毛特征。花香:指茶叶呈现出带有明显花香气息的香气类型,以兰花香较为常见。花香是高端茶常见的香气类型。茶叶制作过程中对于原料、制茶时的天气、制茶工艺要求都很高,只有条件得当,最后制成的茶叶才能呈现出花香的特征。蜜香:指茶叶呈现出较为浓郁且带有清晰的类似蜂蜜特征的香气类型。蜜香之所以优质,是因为只有茶叶内质较为丰厚且制作工艺较为得当才会呈现出清晰自然的蜜香,常见于乌龙茶类。在日常的饮茶过程中,除了毫香、花香、蜜香,还有很多独具个性的香气类型;较为常见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香气混合在一起出现,我们称之为混合香。
1、茶叶审评时一般可从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滋味、汤色等方面来鉴别。正常的茶叶应该具有该类茶正常的商品外形及固有的色、香、味,不得混有异种植物叶,不含非茶类物质,无异味、无异臭、无霉变。
2、条形茶的外形称作条索。以紧细、圆直、勾齐、重实的为好;以粗松、弯曲、短碎、松散的为差。
3、鉴别茶叶的嫩度主要看芽头多少、叶质老嫩及条索的光润度。此外,还要看峰苗(用嫩叶制成的细而有尖峰的条索)的多少;一般以芽头多、峰苗多、叶质细嫩为好;叶质老、身骨轻为次。
4、红茶的光泽有乌润、褐润和灰枯的不同;绿茶的色泽分为嫩绿、翠绿、青绿、青黄等;光泽分光润和干枯的不同。红茶以乌润者为好;绿茶以嫩绿、光润者为好。净度以无梗、末和其他夹杂物的为好。
5、拿一撮茶叶放在手掌中,用嘴哈气,使茶叶受微热而发出香味,仔细嗅闻,用嗅觉来审评香气是否纯正和持久。可反复多嗅几次,以辨别香气的浓淡、强弱和持久度。此外,还可以嗅嗅茶叶的香气是否正常,是否有烟味、焦味、霉味、馊味或其他不正常的气味。花茶还要看花香是否鲜浓持久。
各类茶叶本身都有香味,如绿茶具清香,上品绿茶还有兰花香、板栗香等,红茶具清香及甜香或花香;乌龙茶具熟桃香等。若香气低沉,定为劣质茶;有陈气的为陈茶;有霉气等异味的为变质茶。就是苦丁茶,嗅起来也具有自然的香气。花茶则更以浓香吸引茶客。茶叶的本身滋味由苦、涩、甜、鲜、酸等多种成分构成。其成分比例得当,滋味就鲜醇可口,同时,不同的茶类,滋味也不一样,上等绿茶初尝有其苦涩感,但回味浓醇,令口舌生津;粗老劣茶则淡而无味,甚至涩口、麻舌。上等红茶滋味浓厚、强烈、鲜爽;低级红茶则平淡无味。苦丁茶入口是很苦的,但饮后口有回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