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也许不是文字最优美的一本书,也许不是最有名的一本书,但每次问我记忆中看过的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我都会毫不犹豫的想到它。于我,这是高中时内心深处的印记。十几岁的学生时代,课业繁重,压力很大,也充满了对未来的困惑和迷茫。是史铁生老师的这本书,让我在学生年代最困顿的时候,静下心来,给了我继续坚持的勇气和坚强的力量。让我明白,当下的困难根本不算什么,不要把一切想得太差。史铁生老师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影响着我,在往后的生活中一直鞭策着我:珍惜当下的美好,也不惧未来的艰难。人要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去体会自然和生活,找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认为对于一个学中文的人来说,最值得一读再读的一本书,就是《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是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一本散文集,选编者给这本集子起了这个名字,充分表达了所选文章在他们心中极高的地位,意思是说,读古文,观此止矣。可见书中的文章在文学上都有极高的造诣。书中所选的文章上至先秦下至明末,更是集中了历代许多大家名家的代表作品,其中文章有各种文体各种题材各种内容,通篇读完,再针对其中文章做一些拓展阅读,就能基本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体味到历史、地理、政治等多方面知识的趣味,其中文字的精彩更是值得一再品读,叫人流连忘返。
最近看到的最有感觉的一本书就是《皮囊》。读蔡崇达的《皮囊》,情感共振得稀里哗啦。《皮囊》这本书里,文字间流淌着真诚,蕴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唏嘘和伤感、一份浓郁得化不开的乡愁。饱蘸着悲悯情怀的文字,将人生的唏嘘、无奈,将人在现实下的局促和卑微,书写得淋漓尽致。阿小和张美丽身上展现的世事变迁和世俗对撞、父亲母亲的辛劳倔强和坚韧抗争、文展和厚朴的丰满理想和骨感现实、流淌在字里行间的家园情结和故乡情结……都给人一种心有戚戚的感觉。现实之强大,足以吞噬一切;亲情之挚朴,却能托举人生。皮囊之下,蔡崇达装填了太多感喟、感慨和感动。
悄悄告诉你,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兄弟》,这本书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分上下两部,主要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重新组合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小说有的地方让人忍俊不禁,比如我记得李光头在厕所里偷看女人屁股被当场抓住后发生的一系列的事,而在李光头和宋钢失去爸爸和妈妈等亲人时,又会让人掉眼泪。余华一如既往的把人物性格塑造的很鲜明,故事结尾很绝望。也许这就是人生吧!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最难忘的源于其独特的特点,卫蓝的《反本能》这一本书就与很多常规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来说明,而且其有着丰富的心理学经验与研究。对于每个人来说,认识自我是最困难的,而其进行很多专业的建议与分析。其它很多本能性的东西,都有着相关的一些解析,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一本心理学书籍更容易接收与吸收,对于生活有很大的参考和帮助价值。
《侠客行》,侠客岛的墙壁上有一部武功秘籍,每个不同心境的人看了都会悟出不同的武功来,其实书无所谓有无价值,自己读了有感悟就是好书,一本书被写出来,这本书的主要精髓已经被抹去了,所有的注解所有的翻译不过都是后人读这本书的感悟,真正的精髓是作者本身的想法,就想侠客行的武功秘籍,真谛只有一个,但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