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开始工作后,才随心所欲的读书。读书和写作,就如两个人在一起聊天,一边要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边要理解别人的想法,中间还要有互动。过去二十多年,都是读的多,写的少(写作不一定给别人看,写作至少可以整理自己的思路)。大学读的是数学,写作水平依然停留在高中模仿垃圾作文选里的范文的阶段,很是悲催。现在一切从最基础的开始,最近在阅读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以及梁启超的《作文入门》,平时写写日记。
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放到写作上同理。要么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不知有愁不知有忧,不失赤子之心。要么就去尝遍世态炎凉人间百态。顶不济,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
同为志同道合之人。我也有过这类困扰,每次写完总觉得写好的文字跟自己预想的相差甚远。后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一个刚刚写作的人来说,一下笔就想写出有深度有可读性的文章,那岂不人人都是作家了?有的大作家写一辈子才写成几本有可读性的书。所以,静下心来,放下一切杂念,写你所想。加油!
多读,获得启发,培养审美;多写,积累经验。如果你对写作有野心,足够热爱,那我的建议是,不看写作教程, 慎听作家前辈的写作经验,靠自己去摸索,反正时间很长。如果仅仅是“写好”就行,那读一些作家的写作经验还是很有益处的,化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一招,尽量描述客观事实。首先要区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信息。不管何种文章它都是在表达两件事,一是事实,二是信息。有用的文章由事实组成,无用的东西由信息组成。如何判断文章水平的高低。有用就叫,无用就叫坏。你看了之后,能立马用到行为实践中去这就是好的文章。
写作就是用词句完整生动地表达情绪,再用足够好的逻辑性和记忆力把这些情绪穿插编制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故事脉络,最后在取舍完善修改的过程,以上主要是指写小说,至于如何提高,主要就是多去看书,要有针对性的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