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金庸,武侠早就完犊子了,武侠吃金庸的老本续命续了起码二十年了。金庸这面大旗戳着,武侠这个题材就不会倒,而这个题材不倒就总有复兴的希望,差的无非是好作者好时机罢了。所以,金庸这个招牌本身就是大贡献。
让后人读射雕英雄传,读天龙八部,经历雄奇壮阔。读神雕侠侣,感受情深如许。读鹿鼎记,欢笑之后掩卷长叹。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有些人爱上了武侠,有些人开始拿起笔,立志翻越这座高山。是金庸让我们知道武侠可以这般精彩,这难道不是莫大的贡献?
若要较真的说帮助,多次被翻拍,保留“武侠”这个题材在公众视野的活跃度,并给了新演员出演经典角色的机会,算一个。
本人自读过孙犁先生论《小说与武侠》的散文后,不看武侠小说已十余年矣。武侠小说就是精神鸦片,整天云里雾里,胡思乱想不切实际的而不自知。鉴定完毕。
金庸好比座大山立在那儿,让外人能够看得到武侠,也给了后来的武侠作家爬山的机会。
只要武侠还存在一天,金庸的影响力就不会消失。和金庸对武侠的贡献相比,他对武侠的漠视不值一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