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面上理解“捻管”和“转腕”是两个书写动作,但在实际书法学习过程中,很难将这两个书写动作独立出来,二者是存在联系的。在书写实践中,我认为这二者是同时存在的,只有侧重之分,很难说我这个圆转是用捻管,而没用转腕动作;我这个圆转用的是转腕,而没用捻管动作。写小字(3厘米以下)笔画细,写圆转时捻管多一些,写大字(4厘米以上)笔画粗,写圆转时转腕动作多些。
总的说来用腕是正道。此外与书写姿势有关,伏案枕腕写小字,主要靠运指与腕,然运腕的空间和幅度较小,且腕有支撑点,转折处可以指捻管加以辅助;提腕或悬腕书写主要靠手腕、手臂运力,转折处提按、绞转亦主要是靠手腕带动,特别是悬腕,要求手指握笔稳,若用手指去转笔杆,很容易抖动造成笔画飘忽,笔力不稳。
要写好圆转,还要看您执笔位置的高低等习惯!高执笔高写大字“转”多“捻”少,低执笔写小字“转”少“捻”多。另外,要写好这个圆转,还要知道运笔的全过程是有提按动作的,提按出现笔画的粗细对比,写出的圆转笔画才筋骨强健,那才美观!
捻管与转腕都可以完成笔画的圆(旋)转,在实际书写过程中,一般因字幅大小而有所侧重。中等字(单字3―8cm)的圆转笔画,转腕与捻管同步进行。捻管赋予点画运行的弧度,而腕力实现笔尖的位移,二者合力完成笔画圆(旋)转。
大字(8cm以上)的圆转笔画,则主要通过转腕来完成。此时不仅手腕悬空,整个小臂也是悬空的,悬腕挥毫,不论任何笔画,都是以腕力为主导的。字的结构美丑主要靠腕力驭笔来实现,而点划个体的良莠,捻管的技巧置关重要。
我的体会,写小楷主要是捻管为主;写中楷手指与手腕协调一致,按照书法结字规律行笔;写大字(10公分以上的)不仅是手指和手腕的配合,腕与臂需要协调一致,大臂带小臀运笔,这也是启功先生强调的书写技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