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南怀瑾肯定是胡说八道。那个书就不能看。如果用文化的角度看南怀瑾绝对是大师。能把儒释道一以贯之这就是真才实学,还能讲的天花乱坠这就是境界。大乘禅法(这里直的是入定修观)是由小乘四禅八定发展来的,五停心观,六妙法门都是小成禅法发现来了。只不过大乘禅法所观的境界与小乘不同,入定的方法是相同的。
作为学者你研究的可能是小乘空宗,小乘有宗,大乘空宗(中观),大乘有宗(唯识),大乘如来藏。但作为信仰的主体整体把我佛教是要把这些融为一炉的。南怀瑾先生给我的启发就是这个用已经有的佛教思想构建自己的信仰体系,如来藏结合中观唯识。并且他的方式是开放的。所有有修有证就是用禅修帮助领会知识,用知识在指导禅修相辅相成。
一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能把这个道理讲解给大家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儒家讲的是人为什么是人的道德境界。道家讲的是人最本真的自然境界。佛教在这里讲的是个超越性。南先生的比喻就是粮店,药铺,百货公司。我觉得这个比喻还是很贴切的。
我不能说南老师讲的国学对,但国学到了现代绝对不能是,句读,音韵,考据这类东西。这些东西说白了就是要学者研究的。作为普通人南老师是提供的一种传统的精神载体。是一种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就是教你怎么活着。就像我很钦佩的复旦大学教授朱维铮先生研究的经学史是非常了不起的。他批评的于丹很有深度,只出了很多于丹的学术问题。但于丹讲的本来就不是学术。是一种生活观。
所以大学问家也不用那么气愤他说的不对。和普通人相关的就是是非人我,饮食男女。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和普通人没什么关系。但能教导大家有信仰的活着并且快乐还有道德的人是值得被叫做大师的。
知之甚少,完整看过练性乾一部回忆的书、本尊一部讲老子的书和其他生平概述。约略讲。
南先生是无所挂碍的入世高人,一介布衣偏能成大事集功德,洞彻人性始可行从容止由心。学问方面,属杂观博览一脉,不尽渊深却能指点迷津春风化雨,或许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皓首穷经的大师,但也并非欺世盗名的无涯骗子。而其行迹利世、言谈爽然,的确有心目中的大师风范。
其实作为普通人,眼界机遇都有限,认识大师如同认识万仞宫墙内的崇楼玉宇,难乎其难也。但眼力所及,总不乏有会于心之处。大师如佛,有宝相无定相。我们认识多少,他的形象就丰满多少。或许穷尽一生,难觅让自己叹服的高士,但事实上却从来不乏圣贤。
言下有德,穷究无益。大师在兹,识之在己。
他的东西勉强称为国学,实际的说国学首当其冲是古玩,然后才是那些所谓的经典理论。不可比的,你连一件器物朝代时间当时经济军事都不懂,谈国学难为情了。佛学不过是诸多学科之一科,无限放大就是欺骗。他道不是骗子,但说大师撤了。这个国度官方的坐镇朝台的在艺术学术都是千真万确的三脚猫功夫,大师基本民国后再无。要有民间朝堂不可能。
南师精通儒释道,一生度众生,南师不但博学多才,而且注重修证,比如:修白骨观法等。诋毁南师的人一般有三种:一是对南师的60多部著作没读过多少,一知半解,断章取义。二是心术不正为了出名提高知名度。三是人品一般,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非道德充满的修行人。
骗子谈不上吧,修多闻的人定力就差些。多数只是文字功夫,理解而已,没有实证。初禅的功夫就能息脉,二禅的功夫就能止息。如果修为多年既无成肉身佛又无舍利,多数没有证道吧!现代人不可谓不聪明,但都全力逐欲,不依戒律,非佛智慧!
南师是近代禅宗泰斗虚云大师亲自证实的开大悟的禅宗大德!当代只有两位,南怀谨先生与黄念祖先生!整个天朝上国只有两位!那些骂老先生是骗子的人都无知愚痴到什么程度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