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只要是皇子不分嫡庶都是亲王,亲王一子世袭亲王,余下诸子不分嫡庶全封郡王,郡王一一世袭郡王余下诸子全封将军,清代除铁帽子王世袭罔替以外,王爵世子降一等封爵,余下诸子降两等或数等封爵,有的王子直接就是奉国将军,再往后就是闲散宗室,亲王嫡子降到镇国公郡王降到辅国公。
看明朝就知道了,皇帝儿子除了太子继位,其余封亲王,然后亲王儿子封郡王。新皇帝儿子同样封发,结果两百多年下来,老朱家在册的后代有百万人,这些人都是吃皇饷的,大明朝的税收有六层以上给他们了,然后李自成就反了,皇太极就入关了。
清代定例宗室爵位最低为四品奉恩将军,奉恩将军后不在递降而是统称为闲散宗室,乾隆时定闲散宗室赏给武四品服饰以示恩荣但不授予官职,成年后每月发给月银三两,每年发给禄米若干。可以说清代对宗室还是比较刻薄的。
至于朝廷补贴,历朝历代情况不同,具体得看政府的财力,比如明朝必须是宗室也就是姓朱的才有补贴,而清朝,只要是旗人就有补贴。在清朝,只有铁帽子亲王才能世袭罔替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其它的爵位都不靠谱。
看哪个朝代。比如西汉,嫡长子袭王爵,其余儿子封侯爵。比如明朝,亲王的嫡长子袭爵亲王,其余普通儿子封郡王,不普通的儿子(滥妾所生,所谓滥妾就是指没什么名分不是正式的妾)封镇国公。
每一个朝代的制度都不尽相同,所以待遇也是千差万别。一般爵位都会世代降封而袭。也有不降封的特例。不能袭位之子会有制度规定改封其它比本爵较底之爵位或其它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