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上初中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一本书,书的名字叫《神雕侠侣》,署名作者,金庸。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当我翻看了一两页,就深深的被吸引住了。那时候,放学回家除了写作业,还要去给牛羊割草,白天基本没有什么时间读小说。晚上想看小说,又怕父母责怪,就偷偷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一看起来不知不觉就到了一两点。《神雕侠侣》吸引我的不仅是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更是金庸塑造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郭靖,忠厚正直,性格温和,武功又高,而且对老婆黄蓉千依百顺,真是个绝世好男!黄蓉,古灵精怪,冰雪聪明,善解人意,是每个男人心中的完美女人。杨过,虽顽皮但正直,敢于追寻自己的爱情,不畏世俗,值得称赞!老顽童洪七公,嘻笑怒骂,为人洒脱。这些人物里,我最喜欢的是郭靖郭大侠,曾经梦想者成为他那样的人,身边可以有一个像黄蓉一样的女人。
《基督山伯爵》这本书,很多人在高中大学就可能读过了,我是在我家娃上幼儿园之后才看的,而且是用手机看的电子书,也是这本书开始,我开始用手机和各种电子产品阅读小说。这本书是很励志的,主角是一位水手,造小人陷害进了监狱,自己的爱人嫁给了陷害他的小人,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在狱中认识了一位疯疯癫癫的老人,在老人口中得到了存在“基督山”的宝藏,后来老人去世他得以逃脱,然后开启了他的复仇计划,他回报了那些帮助过他的人,惩罚了那些陷害他的人,最终和美丽的女子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本书和《肖申克救赎》有一点点相似之处,都是被人陷害并且在狱中饱受了艰苦岁月,最终获得了自由成就了自我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小说是钱钟书写的《围城》。第一次看《围城》是在高中,那时候还理解不了书中的一些内容,只觉得作者语言诙谐,再就只记得书中那句:“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后来毕业,工作了,觉得这句话适用性很广,又回过头重新看了一遍,感触良多。之所以喜欢《围城》是觉得这本书把人性写得太透彻了,每个阶段看都有不同的感悟。现在深感人生何处不围城,就是折腾吧,无论城里也好,城外也罢,最终还是回到城里,因为那里有自己的亲人,我们自己建的城,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庭,和我们所爱的人。
作为一位资深言情小说迷,我没有最喜欢的小说,只有更喜欢的小说。我看过的每一个让我感动的小说我都铭记于心。大约20年前,我那个时候上初三,还有一个月就临近中考了,同学们都忙着复习,但是我的同桌不知道从哪里搞到了一本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她和我,我们俩开始看这本书。我们只要上自习课就是俩人一起看这本书,是实体的书。有时候她看的慢,我看的快,我们互调下位置把书页翻到同一页,她看左边,我看右边。遇到感动的时候,我们俩就一起哭,遇到开心的时候我们俩就一起笑。十分怀念。
最近看了一部继《百年孤独》之后巴西的另一部伟大作品《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一部奇幻作品。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因为喜欢旅行,去做牧羊人;两次梦见金字塔附近有宝藏,为此心怀触动。在一次牧羊时遇到神秘的撒冷王,撒冷王告诉他应该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于是他放弃了羊群,去非洲追梦,在追梦的过程中,他被小偷骗走了全部财产,只好给一个水晶商打工并积攒路费,遇到少女法蒂玛对她一见钟情,但他并没有留下来而是继续寻梦并最终实现了的完美故事。
佳期如梦》by匪我思存。必须是它。初一开始看小说,当时没有任何电子设备,唯一的小说来源就是学校外面小店两块钱一本的《公主志》和其他杂志。记得当时买一本,先在班里流传一圈,然后再在外班流传,等到回来时,书角都卷边了。满满的回忆。2010年,上高一,拥有人生中第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刷着2G网络,看的人生第一部长篇小说,从此结识匪大,一发不可收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