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很多还是具有教育含义,特别是以客观实在物为中心构建的民间传说,不仅包含着民众对各类历史人物的评价,更在某些层面上有很深的寓意。如牛郎织女的传说、孟姜女的传说等。虽然民间传说中真真假假,但是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历史记录的空白,这一点在原始社会和当今无文字的民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民间传说可以纠正历史记录的谬误。如历代史官站在统洽阶级立场上经常将农民起义领袖的正义斗争进行歪曲的记录,比如《资治通鉴》将黄巢污蔑为“盗贼”、“匪寇”,而在民间流传的赞扬黄巢的传说就纠正了历史记录的谬误。虽然民间传说不都是信史,但它的流传也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一笔浓厚的色彩。
民众的历史情感得到表达。在“仙佛造桥”中,之所以有造桥一事,是由于韩愈来到潮州,由韩愈请来八仙和广济和尚。由此可见潮州人民对韩愈的赞颂。韩愈来潮仅有八个月的时间,勤政爱民,兴办教育,兴修水利,传播中原地区先进发达的农业文明,选拔潮州的优秀人才加以任用,“赢得山水都姓韩”:韩江、韩山、韩堤、韩文公祠、景韩亭、昌黎路、祭鳄台等等。纪念和感戴韩愈,其实是一种人文精神和民心所向,这一民间传说也是这种历史情感的表达,同时也表达了人民对于清官的渴求。除了对韩愈的爱戴之外,“仙佛”也是黎民百姓所崇拜的对象,这里也包涵着人民对神恩的答谢。朴实的劳动人民往往爱憎分明,对财主的憎恨有了强烈的表达,在传说中贪心的财主最终被压在乌洋山下。
有利于旅游文化的开发,地方旅游品牌的打造。顺应当下经济发展的趋势,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服务行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能。民间传说无疑能为地方风物添上文化色彩,以文化人,从而有利于旅游文化的开发。潮州广济桥,自从修建以来,通过打造“潮州有座广济桥”的文化旅游名片,已经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到潮参观。资料显示,2012年“十一”黄金周广济桥日均接待游客人数近3000人,创下近年新高。随着改编自民间传说“活佛造桥”的同名古装神话剧的上映,相信对于广济桥的关注度将会继续升温。
民间传说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民间传说多为口头文学形式,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地方风俗、社会风情都有描述,有浓重的历史遗迹。比如说关于帝王将相的传说,很多并不是空穴来风,都有其真实的历史背景。举个大家都熟悉的历史传说,《杨家将》的故事,在北宋初期确实有杨业这个人,并且杨家确确实实为保境安民做出了牺牲和贡献。另一方面传说也可以纠正历史记录的错误。历史毕竟是人为书写的,是胜利者进行记录的,很多事情史书上记载的并不真实。特别是对那些农名起义更是讳莫如深。往往出现的是污蔑和不屑。比如对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往往冠以寇,其实在早期李自成的队伍还是军纪很严明的,老百姓是拥戴的。
虽然民间传说中真真假假,但是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历史记录的空白,这一点在原始社会和当今无文字的民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民间传说可以纠正历史记录的谬误。如历代史官站在统洽阶级立场上经常将农民起义领袖的正义斗争进行歪曲的记录,比如《资治通鉴》将黄巢污蔑为“盗贼”、“匪寇”,而在民间流传的赞扬黄巢的传说就纠正了历史记录的谬误。虽然民间传说不都是信史,但它的流传也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一笔浓厚的色彩
对本土风俗人情的继承,对本土文化的体认。现代化的逐步完成,让传统的东西逐渐离我们远去。民间的风俗人情迫切需要我们保护和传承下来。当下流动人口增加,频繁的迁移让人们失去“家乡”的概念,也迫切需要一种本土身份和文化的体认。那么,民间传说无疑具有这样的价值。民间传说为我们保存着丰厚的风俗人情、地方文化,值得被现代化、被物质化的人们去萃取其中的营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