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普通话、粤语、客家话、潮汕话、台湾腔。我是广东丰顺人,行政区域上属梅州地区,但是我家那边的文化上,客家潮汕参半,人称半山客,以前经常被正统客家人、潮汕人嫌弃::>_在广州读书工作,跟什么人都聊得来,最大的感受是出去谈生意什么的真的太容易套近乎了,成单量也比其他人高一些,一般广东人的普通话不是很好,但我说得很溜,也经常被外省人认为我是北方人……客家人和潮汕人都喜欢喝茶,功夫茶都听说过吧,对茶文化、好坏的理解也比一般人多一些,所以跟年长的领导、客户都有得聊,经常也给他们带点好茶叶什么的,所以关系都很融洽。(⊙o⊙)哦对了,为什么我会台湾腔,因为我家丰顺的语言环境跟台湾很像,台湾也是闽南语(潮汕话是闽南语的一个分支)、客家话、普通话混杂使用的地方,所以我也经常被人误认为是台湾人…为什么我家那不属广府文化区但我会粤语?我也是从小看翡翠台TVB、亚视长大的,自然就会了。大学期间日常用语也是粤语,所以也被误认为是广州本地人
我家是贵州黔东南州府凯里市,这个城市很年轻,几乎有一半以上居民是全州各个县搬来的。所以从小就会三四种口音。不过差别也不大,可能就跟北京话天津话东北话那种差别差不多。小时候在广东呆了两年所以会说不是很复杂的粤语,大学重庆,同样是西南官话学起来再容易不过了,一年就可以装本地人了。
我是湖北宜昌人,父母是重庆人,从小跟着父母说一口很溜的重庆话,亲戚在成都也会半点成都话。去年在武汉实习一年、由于隔宜昌特别近,武汉话学起来也很容易,能说一口比较标准的武汉话。目前在南京读研,正在学习南京话。会多种方言的最大好处就是让当地人觉得你是本地人,不被欺负。
就是比较容易和当地人相处吧。我是一个山东人,小学的时候和父母一起去了河南,慢慢的学会了河南方言,在学校和河南本地人说河南话,这样别人就不会觉得我很奇怪了回家和父母说山东话。后来大学在四川读的,又学会了说四川话,回家和重庆的舅妈就能用方言对话。
我在家乡说家乡话,去南京砍价用南京话,遇到北京同学一口京腔,留学同学回来英语扯蛋,偶尔还记得一些大学日语小语种,唱歌也能唱点粤语歌。这些都没有什么环境影响,如果每个地方去呆上一年,足够灵活运用了。
坏处就是,习惯了和家人说方言,但是如果来了客人,为了尊重客人不得不和家人说普通话,会觉得隔着层纱似的,非常别扭,连话都说不好了,就像有人强行要求你和父母要用英语沟通的感觉,反正就是很奇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