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风》,格非著。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乡村是无可回避的精神源泉。《望春风》完成了一次几乎不可能的返乡之旅,以回到“过去”来看“当下”的观念,余韵悠长、值得咀嚼的历史片段,置于时代长河背景的“桃花源”气象。
《在细雨中呼喊》,阅读这本书时的最大感受是少年面对世界的忐忑不安,以及对成人世界的小心窥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成长过程,而这也是我偏爱余华这部并不是很有名的小说的原因之一。
张炜的小说《你在高原》整整写了二十二年,三四百万字。三四百万字啊,全是用手写的,再整理成书。而且,文字精美、味道纯正,不是网络小说之流的注水扯故事。
必须是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这两本。其余的严肃文学我看不下去,唯有这两本书,好看到了极致,又平常到了极致。生命就应该是这样子的。
《拆散的笔记薄》,你所知道的辛酸和疑惑都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些书页已经经受住了它们。人们渺小,他们的工作都伟大。
《务虚笔记》,作者是史铁生,全是哲学式的思维。而且,文字精美,味道纯正,如一行行诗歌一般优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