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读的《红楼梦》,开始懂得辨别人世间的真与假,人生的真与假,哪些才是值得珍惜的,真的是收获了很多。
《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世界上的工业革命,了解了历史的故事,世界的发展进程。
大学看了《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这本书我很喜欢,雷巴科夫著,三部曲之一。受益匪浅,读懂了很多人性的故事。
《与拉玛相会》十一本让我看了深深不能忘怀的一本书,阿瑟·克拉克作品。克拉克特别善于在想象世界里构思出一个实体,穷尽细节,逻辑自洽。比如《2001》里的“独石”,还有这本书里的“拉玛”。拉玛这个外星智慧制造的宇宙飞行器的运转完全符合物理规律,这显示了作者的科学功力。老一辈科幻作家的理科功底真是深厚啊!
杰克·伦敦的名篇《热爱生命》。我对《热爱生命》中,有两个细节,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却越发清晰。一是对生命的态度。对于生命而言,金钱实在是太廉价了。二是对饥饿的态度,生理上饥饿,永不餍足,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但在阅读上保持饥饿感,私以为是一件浪漫的事。我们通过阅读,去探索、去眺望,甚至去创造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读者就是一个世界。
日本作家里,最喜欢东野圭吾,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铺》,“虽然至今为止的道路绝非一片坦途,但想到正因为活着才能感受到痛楚,我就成功克服了种种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