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是真能拜师的话最理想的就是拜马志明老师,因为马志明先生是马氏相声的第三代传人,马氏家族为人低调,踏实,不浮夸,不吹牛,不吧唧领导,为人正直,坦诚,踏踏实实作艺,本本分分做人,基本功扎实,比马三立先生,侯宝林先生更全面,为人勤奋,有很强的创作能力,马志明先生说的相声,不管是传统相声,还是创编相声都是经典,每一段相声都是学相声者的教科书,真正的热爱相声,不参与相声行内的种种派别的内斗,不贬低同行,视相声艺术为生命,视金钱,地位为粪土,是最理想的师傅,象马志明这样的相声人才在相声界绝对是一宝,这样的人才真正是国家的财富。连最会(除了少马爷)说相声的郭德纲都佩服少马爷五体投地!
我想现在毕竟不是旧社会,就业路子很广的,不必为吃不上饭发愁。拜师要许多条件合适才好,首先最基本的要拜的人得说学逗唱精通,捧哏可放宽点,要不拜他干嘛,缺爹呀。其次 年龄得得体,因为师徒如父子,怎么着年龄得相差18岁以上,不能为了名利就管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人叫爹,别说为了爱好、艺术,为了啥谁都心知肚明。再次,要拜的人的人品得差不多少,正人君子这个社会是没有的。综合上面的条件老中青三代的标准出炉了,马志明、石富宽,于谦、高峰,谢金、⋯
人称“李快嘴”的李伯祥,1938年生人,自幼随父亲学相声,后拜师赵佩茹,比马志明、杨少华要低一辈,一肚子传统相声,贯口是他的绝活,90年代末在天津名流茶馆"攒底"说相声,能做到三个月不重样,这是能耐。相声说了数十年,他常告诫自己:对节目要永远保持"三分生"的感觉,"熟能生油"是万万要不得的!对艺术有敬畏之心、上舞台常说常新,现在的后辈谁能做到?
想拜马志明为师。他是第六代相声演员最年轻的之一(宝字辈最年轻的应该是常宝丰),虽然拜在朱阔泉门下,但他得到了父亲马三立的真传。他唱的《数来宝》,我认为是最经典的。如果拜了他为师,我就是马派传人,在相声界的辈分很高,是文字辈,和著名的马季、出生于1935年的孙宝才是同辈,也就成了将军、郭德纲的师叔辈了。
于谦,于谦台风稳,量活水平高,功底好,基本功扎实,人品也好(我真的在德云社报名的哦,但是演员说我错过了报名时间)
苗阜,风格独特,有独特的幽默,
而且当年德云社派马鹤琪去西安打开西安相声市场,可惜失败了苗阜王声带领着青曲社撑起了西安的相声市场。
当然郭德纲,就问真才实学,整个相声有史以来,哪个有郭德纲懂得多?郭德纲基本功之扎实,曲艺涉猎面之广,如相声、评剧、京剧、梆子及各种小曲小调等,就感觉他沒有不会的,真令人叹为观止!天纵奇才,加上后天的努力,成就了一个无人企及的相声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