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确实觉得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同为东方文化的代表性作品。但不论是私底下的传承还是明面上的宣传,都让人觉得和风更容易让人接受一些。当然你可以讲“日本的文化也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他们只是添加了点自己的东西罢了。”我完全同意这样的看法。但我认为日本的文化塑造能力贯穿它的整个历史,无论是古代或是现代,都可以找到许多代表性的元素可以让人一眼看出来“喔,这个东西用了和风的理念”。所以小说家使用日本文化的元素也是看上了这一点,说智子穿着旗袍,学习茶道,拿着武士刀,甚至于说长得像武藤兰,都可以很……具象化的表达出一个文化氛围。也许我们也喜欢这样吧(毕竟《龙族3》我也觉得很好看)
智子很冷酷,茶道对谈中把成心这个娘炮爆成了渣,对于逻辑虽然有所忌惮但逻辑也拿她没办法。要知道智子再温文尔雅那也是敌人,是机器人,说白了是三体意志的反映。也就是说——在地球人眼里,敌人的代言人是一个日本人形象。你要再想深点,当下对于中国人而言,日本不就是美国养的一条狗么?当然这一点有些过度解读了。但对于三体而言,为什么大刘不选择一个水滴、选择一个三体人、选择一个“集合了所有地球人相貌却又不像任何一个地球人”的形象,而偏偏选了一个日本人?甚至连智子的住所都是和风。我想这和中日之间的血海深仇绝对有关系。
日本自古资源匮乏,灾难频发,甚至有说法未来将沉没……于是日本想离开本土开拓新家园,近代的明治维新可以认为发生技术爆炸了,从而有了侵略的能力。三体人的隐忍、团结、认可地球文化,是否可以映射日本人一直对中华文明的崇拜。最后在侵华中暴露了危险文明的属性,被宇宙中的猎人“C国”给收拾了。又可以对的上罗辑黑暗森林威慑后三体人从谦虚求教中暗中等待机会最后来了一出太空赤壁之战的戏码,日本在广岛原子弹后谄媚强国、暗中蓄力,我们是否也要防范一下?所以我认为大刘写三体人格的时候有参考日本人的性格,同时大刘对日本人既敬畏又戒备,这样的三体人,我们不应该防范一下吗?
同样作为东亚文化圈,日本文化输出比中国好得多,百倍十倍的量化指标不敢说,但精灵宝可梦引发全球热潮、龙珠足球小将深入人心,日料已经成为高雅生活方式的代表——顶级足球巨星阿圭罗从小看着足球小将长大,我没看过哪个外国小孩从小看着西游记长大最终成为耍棍巨星的。对于中国而言,日本流行文化也是影响巨大。这一点我觉得没什么争议,大刘作为六十年代人,在八九十年代接触的流行文化中,可以说日本文化和欧美文化一样,都具有极大震撼力。因此大刘采用一些日本元素也很正常。
从日本文化里更容易看到东方的智慧。日本文化客观上来讲继承了很多古中国文化,或许我们不承认,但在许多外国人眼里,日本文化就是东亚文化的代表,这就是日本文化强大的影响力,总让人感觉日本文化代表着东方古文明的智慧。真正的古中国文化应该是高品味的代名词,这点日本文化继承的很好。不管我们认不认同,但事实上许多外国人尤其是白种人眼里,中国文明和他们征服的许多文明(印第安印度之类的)没啥区别,而日本文明却得到了更多的认同崇敬和尊重。
没看到有什么日本元素,文革元素以及背后的对人性的不信任倒是比较多的。他的作品普遍有现实而客观残忍的角色。面对大恐怖时,各种逃亡主义,背叛,人性的自私或者软弱。当然,这确实是真实些,因为人类就是这么一群货色,有无畏的英雄,但大多数还是软弱而自私的。在这方面,大刘对中国人为了家国和子孙后代的大无畏牺牲精神还是相对认可的,比外国佬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