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和瓷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一从温度来判断,一般来讲温度达到一千二百度以上方为瓷器。二从吸水上讲,瓷器应该不吸水。三从透光性讲,瓷器应该透光。如果严格地按以上标准判断,宋代的大部分瓷器,如汝,官,哥,钧也不属于瓷器。只有景德镇的高岭土烧别的东西才属于瓷器。因此严格地讲,从元代起才出现了大批的瓷器。
在宋朝之前的瓷器当然有了,瓷器诞生于东汉时期,发展到现在至少三千年的历史了。只不过在宋朝瓷器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再到隋唐时期,瓷器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发展高潮,邢窑和越窑占据发展舞台。
民国吴敬仁、辛潮安著《中国陶瓷史》,认为瓷始于宋,其前都只能算陶。但是据现代科技数据分析,从东汉的越窑青瓷开始,无论是它的烧成温度,还是它的透水性,都已经符合瓷的性质和要求了。
从景德镇浮梁县出土的瓷片可以断代到唐代,五代时期制瓷已经规模化生产陶瓷了,到宋代景德镇湖田窑烧制出晶莹剔透的影青瓷,从那时全国各地瓷工云集景德镇,从此便奠定了瓷都地位了
当然有了。“南青北白”就出现在唐朝,还达到了鼎盛时期。唐朝釉料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了,陶瓷的烧成温度也可以达到1000摄氏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
当然有啦,汉晋时期瓷器。在原始青瓷的基础上,汉、晋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器型更多了,瓷胎更了,釉子更美了。在器型方面除了大量的生活器皿,还有很多仿青铜器造型的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