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有不同的习俗,主要有吃了包豆腐老爸豆腐是安徽民间的一种风味儿特产。在春节前夕他们会晒制豆腐将这种限制的豆腐,成为腊八豆腐。还有就是煮五豆有些地方喝腊八粥,不叫腊八粥儿叫煮五豆,还有就是吃腊八蒜有些华北地区在这一天前后会弄一些密封的罐子姜,大蒜放入其中,倒入醋,然后放到一个冷的地方风口。慢慢的,蒜就会变绿。再有就是有些地方还吃腊八面。当然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喝腊八粥了我国喝腊八粥已有千年的历史。最早11宋代美缝腊月初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还是百姓大家都喝腊八粥。
我的坐标是西安,腊八节做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一直传承至今。小时候每到腊八节,家家户户都要煮一大锅腊八粥,粥里所用的食材有8种:红豆、花生米、莲籽、薏米、百合,葡萄干,红枣,再加上江米,就是甘甜味美的腊八粥。粥做好后,邻居之间会将自己家的腊八粥盛一碗出来相互品尝,每当这时,总能尝到七、八种不同食材的腊八粥,如今想来那种邻居之间朴实的情感是一种幸福的回忆。长大后,住在高楼大厦里,腊八粥的食材更丰富了,不想动手时,可以去饭店吃,但终究是没那种节日的氛围了。
腊八这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在我国喝腊八粥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始于宋代,每逢腊八,不论朝廷、官府、寺院还是百姓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和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宫廷里的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大臣们赏赐腊八粥,并且要向各个资源发放米、果等。在民间,家家户户都需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和家人一起分享食用。
“腊八节”其实是一个祭祀的日子,还有一些地方保留着这样的习俗。祭祀的包括: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等。唐宋后来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习惯在这天祭佛。部分地区很隆重。
华北大部分地区还有泡制腊八蒜的习俗,那腊八为啥要腌蒜呢?据说源于腊月初八“算”账。旧时商铺在腊月初八这一天结账,还要通知欠账的人还钱,过了腊八就进入年“关”。因为“算”与“蒜”谐音,于是有了腊月初八腌“腊八蒜”的习俗。
腊八这天还有个我们小时候爱做的一件事,就是冻冰块。腊八前一天,我们烧一盆开水,里面放点白糖,放到窗台上。第二天,就冻成一块大冰,我们敲碎了吃。传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