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洞房花烛夜,饮交杯酒之前,新郎新娘就床而坐,各自剪下自己的一绺头发,再把这两缕长发相互绾结缠绕起来,以誓结发同心、生死相依。古人还有诗总结:“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发“结”在一起,有牢固、结合、结伴之意,也寓意着新婚夫妇恩爱缠绵、白头偕老。
因而“结发”自然就有了成婚的意思,人们也就称首次结婚的男女为“结发夫妻”了。
到汉代,“结发”成了新婚夫妻成婚的仪式之一。新夫妻在洞房花烛之夜时:“交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即两个新人就床而坐,男左女右,各自剪下自己的一绺头发,然后再把这两缕长发相互绾结缠绕起来,以誓结发同心、爱情永恒、生死相依、永不分离。
汉朝苏武《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之五:“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意思是自从结发为夫妻,两人恩爱互不猜疑,全诗是描写夫妻离别之情,让人读了为之动容。又唐朝孟云卿《古别离》诗:“结发年已迟,征行去何早。”意思是和你结发时年岁已大,你又如征人般踪影难觅,这是孟云卿悼念妻子所写的诗,也是感人至深。这两首诗中的结发,都为结婚之意。
结发有三个意思,其中一个解释就是说古代人新婚夜要男女左右共髻束发,当然,有的时候,结发也专指妻子,说到这里你就不难想象了,后来结发成为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当夫妻成婚时,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男女双方结为夫妻。
结发被用来比喻元配夫妻(男女双方皆是首次结婚的夫妻),如《乐府诗集古辞焦仲卿妻》:“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意思是结婚后两人同睡一个枕头、一张床,到死了感情都不改变。原配夫妻亦称为结发夫妻,而原配之妻也就称为发妻了。
结发原为结发之意,如李善注:“结发,始成人也,谓男年二十、女年十五时,取笄冠为义也。”即古代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女子十五岁束发加笄,而冠礼、笄礼都是成年的象征,所以通称为结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