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喜欢李白,喜欢李贺,喜欢李商隐。豪迈、肃杀、缠绵悱恻。大概15岁的男生生活中的情绪他们仨都能包含了。很讨厌杜。字不美,韵不华丽,题材全是忧国忧民,倒也显得婆婆妈妈。既没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大气,也没有行道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潇洒。心中的杜子美一直是像个喋喋不休又郁郁不志的年级辅导员一样。很神烦。三十岁后再读唐诗。开始理解什么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什么叫存者且偷生,死者常已矣。什么叫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什么叫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逐渐明白圣仙佛本身就是三种形态。白日飞仙,得道成仙,羽化登仙。所以诗仙可以千金散去还复来,可以明朝散发弄扁舟。佛是自我的圆满,所以王维看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圣人是关怀人类的。
初中英语老师,个子很高,长得有点胖,第一次见他是在学校门口的米粉店,看起来很高大厚实的一个人吃最小份的米粉,后来才知道他是个生活很节俭的人,08年地震学校全部修了板房,水泥地上面厚厚的一层灰,他读着英语单词走到我面前,俯身捡起了地上那枚沾满灰尘的一毛硬币,问大家是谁掉的钱,全班都笑了,对一毛钱不以为意,他却告诉大家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要勤俭节约,他教学很严格,总是逼着大家做很多试卷,还要计时说是为了提高大家的答题速度,以前很多同学都讨厌他,现在想来眼眶湿润,那些岁月再也回不去了。
应该是神话里的高要吧,就是那个和易小川一起穿越,后来想要当赵高的家伙。小时候有多喜欢易小川,就有多讨厌高要。可是后来想想,高要的所作所为也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正常反应。剧情开始,高要和易小川同时穿到了大秦,可他除了做菜啥都不会,历史也不知道,所以连话都不敢多说,一开口就被当成是疯子。后来好容易遇到了小川,碰到了刘邦,想着抱汉高祖的大腿吧,结果转眼就被刘邦这老光棍卖了,高要被送去当官奴,受尽欺负。可没想到直接变成了太监,而且还是受尽欺负。
小时候很不爱看《西游记》中的趣经女儿国那一回,觉得女王特烦,中间还放了一段女王与唐僧游园赏景的梦境,十分想快进,很讨厌看这种腻腻歪歪的画面!我真的只想看孙悟空!只想看打妖怪的片段!小时候看不懂,现在长大了,最喜欢看趣经女儿国那一回,九九八十一难,只有这一难,是唐僧完全凭自己过的。也唯独这一难,把真正爱他的女人拒于千里之外了。
以前看动画小时候感觉章鱼哥最不合群,和海绵宝宝玩不到一块儿去,和蟹老板职工关系不好,每次都是被黑对象。长大了才发现,在一个所有人都是偏执狂、低智商、吝啬鬼的世界里,章鱼哥是唯一一个正常人,有喜怒哀乐,想拥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空间,但是不幸的是他可怜又可悲,逃脱不了这个怪异的世界。何尝又不是我们自己真实的写照。
《哪吒传奇》中的妲己。跟石矶和申公豹一起干了不少坏事,小时候真的很讨厌她,但是现在再去看,却发现这是一只爱到失去了自我的傻狐狸。从一开始她还是一只狐狸的时候,就爱上了纣王,她说,她就喜欢这样有力量的男人。哪怕这个男人曾经用箭射伤过她,她也义无反顾地为他挡了哪吒射出的轩辕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