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以人传,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后者的词可以挑出一点小毛病,但大体上无妨它是一首好词,不能说它一般。因为苏轼这个人使得词富于内涵,他的人和这首词已不分彼此,换句话说正是因为作者是苏轼,所以这词如此著名,才让人产生也许这词名不副实的疑心。但我们能反推这两首词一般么?歌德说过,任何大艺术家的优秀作品无不展示着他的所有手腕。苏轼的词集里一半是一般的词,为什么其中没有一首著名呢。
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著名到不行,但如果出于某种目的,我们可以说它一般,比如说“绿水人家绕”,应该是“绿水绕人家”,这样的倒装好拙劣,差评。但这是事实么?好词就是好词,就像欧阳修说的市有定价,岂容人口舌争辩。
我想说说苏东坡,毋庸置疑,大才子一个。一提到他,大家就想起“大江东去”,说实话这首词并不十分好,也不能体现出苏子的真正才情所在。咏史,太直太露了,“周郎赤壁”,“小乔初嫁”,都是捡现成的凑。比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大有不及,也比不过刘禹锡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崔颢《黄鹤楼》,李白给予了高度评价,也入选了现代语文课本,但是我觉得……首联颔联的语意有重复,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感慨有点唐突……诗虽是好诗,但也没达到这么高的境界?相比较个人可能更喜欢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呢。
大多数人难道不是王国维觉得好就是好吗?具体一个:纳兰性德,没有纳兰粉吹得那么好。也没有纳兰黑黑的那么糟。水平不错,但不足以和李煜比肩,更担不起“北宋以来 一人而已”跟林徽因一样倒霉的纳兰公子。
我读苏轼的集子,觉得除了晚年的作品,中年在乌台诗案的一些作品,很多相当一般。也不止他一个人这样,几乎所有大诗人,真正的好处都是晚年的作品,这才真正是他们所以称为他们自己的根本。除非是夭折的天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