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颜色,在我的幼儿启蒙教育时期,我妈指着若干个颜色说,那是红色,那是绿色。所以,在我的认识中,那种颜色,就被定义成了红色,就被定义成了绿色。实际上我看到的红色,在你的认识中,我认为有那么红,你可能认为只有这么红。
我们一直认为自己通过视觉、听觉、视觉等感知到的是所谓“客观”的真实世界,但其实大脑接收信息的方式是“有挑选的”,也就是说包围我们的客观世界实际上更大更复杂,我们只是选择性地“看到”或者“听到”。
以前一直觉得知觉是建立意识的客观资料,是基础,但是其实你接收资料的时候,是有一个主观的通路来阻拦你接收所有内容的。所以说无处不主观——客观确实存在,但是你无法完全感知到。
小时候觉得农村人平时待人热情特别礼貌,就以为很重感情尤重孝道。长大之后发现或许是这边农村穷,真的饱暖了才有教化,这边农村人对亲情疏离得很,对利益特别计较。
狗是不能识别颜色的,他们眼里只有黑白色,而人是能识别颜色的假如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和一只狗,那么他们谁说的对,现实情况狗没有发言权,人就会把这件事主观化。
例如说是一道1.8米的门,这是客观的,是不可以改变的. 这道门是高是矮?这就是主观的.在1.6米的人看来,这道门是高的,但是在姚明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