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最高德行,也有更深层的含义做人的态度。能达到中庸状态的人,应该是一个有底线,有原则,有节操的,总之会顾全大局,严于律己。中庸也是一种智慧。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存在,最和谐的方式让自己舒服,让别人舒服,让旁观者舒服。
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处处争强好胜一定头破血流,“世间只有两个悲剧.一个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从佛家的角度来讲得到和得不到的结果是一样的,正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中庸之道乃君子修身立世养心之正道。以儒家学说而言,大道至简,殊途同归。亚太地区受染于本识的人群,应该以亿计。无论从政还是经商乃至职场等业域。用中庸之道处事经营,倒不失为一种策略。
中庸的思想真正的解决办法是量力而为。重要在“度”。中庸思想强调做任何事都要做好。但是对于现今社会不过分提倡中庸。因为中庸的思想会一定程度上被人理解为平庸。也会导致社会的冷漠。
强调控制平衡,适合于维持状态,或守成,同时属于心道,适用于发展缓慢的过程;中庸也有不适用性,不适用于发展快速的物质性过程,不适用于趋势发展过程,不适用于敌对状态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