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一到周末我母亲会带我去书城,然后她看她的,我看我的,一待就是大半天,一人买一堆书回来。等我上了小学之后,一边是我得写作业,另一边她也忙了,所以读书就没有了。但是她会在吃饭的时候给我聊她出国的经历。因为我母亲英语不错,又爱跟人聊。所以她对于外国人的生活和观念了解的很深。我母亲不算文化人,但是应该能算有文化。在她的影响下,我对财经,药品,历史,地域,各个国家具备了最基本的概念。开口不见得让人觉得无知和没文化。 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不敢说读的多精,但是对耳熟能详的大事件有基本的了解。我母亲在国外的见闻让我从小就有出国的愿望,想走出国门看看。同时她还坚持培养我英语口语的能力,小时候是她跟我练,中学之后她请人跟我练。我06年第一次出国来UK,那时候还是一个人来找亲戚。用他的话说感觉我不像第一次出国,什么问路,点菜,研究地图都没难度。
一个朋友,女生很漂亮,刚20,前不久和我说起一件事,她说有个做建材生意的36岁的男人追她,男人家境很好,在某旅游区有两套别墅,离婚一年有个孩子,前妻带着。朋友家里条件不好,所处地区比较落后,而男方开的条件很好,供她上学,并且希望毕业就结婚,父母知道这件事后也没说什么,只是让她自己拿主意,但还是。。你懂的。她给我打电话也有一丝犹豫,她问我,如果是我我怎么办,我说,“这不是我,至于你,你知道答案的”我没有任何劝说的意思,毕竟她的路她要自己走。过了几天,我们又谈起了这件事,她已经断了和那男的一切的联系,她说“我不喜欢他,如果没有继续念书的话我可能就像我们那边的女的一样就答应了”读书不过是加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对自己人生的思考罢了。
现在的女性,如果你没有专业技能的话。到了40岁,几乎就很难找工作了,体力工别人都喜欢找年轻壮小伙。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廉价劳动力,因为大批农村的年轻人往城里涌入。我跟那个快递老板聊,现在他招快递员,很多要本科生了,因为教育稀释了,学历也稀释,大学生的含金量下降。快递、外卖、服务员、销售、哪怕是足疗按摩保健,这些行业的老板们都是喜欢找年轻人,毕竟那么多年轻的人力,干嘛要找个老的呢?所以40多岁了,还没有一个技能吃饭,真的就很惨。我说的是底层女性的情况,但为什么她们会在底层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上大学,没有学习自己专业知识。当然这是和家庭环境有关,但不管怎样环境把她推到这个地步那只能如此。
我知道的比较优秀的,名牌大学毕业,或者出国留学归来的。在投行的、微软的、保洁的、华为的、中国电信的、腾讯的、外交部这些地方工作的。她们前途无量,她们不需要一个男人给她们钱,她们自己可以给自己提供比较好的物质条件,她们大部分人出身小康,中产家庭,少数在富裕阶层。她们能有现在的前景,也是因为她们学习好,毕了业还持续做自己的技术,不断的去钻研钻精,这样她们才能有这样的自信。不过,能上名牌的大学的女性也是少数。我说了最好的一部分女性,和相对情况最不好的女性。她们的区别就在于学习看书。
一个智慧的母亲和一个愚蠢的母亲教育出来的下一代是有天差地别的。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是最长的,父亲通常要去外面赚钱。教育是越小越好塑造,可塑性越高。所谓的有条件,就是回归家庭后,再回到工作或者事业还有其他的出路。教育好下一代对于一个女人的成就感和意义,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要远远超过工作。但这依赖于女性的智慧。教育可以说是最考验智慧的事情了。不是说吃喝拉撒管完就好,培养孩子的性格,教他如何认知世界,教他如何与人相处,教他如何学习成长,如何面对失败,如何成功后不傲气等等。
这样的女性非常可敬。她们讲道理,从来不怨天尤人,不自爱自怜,在什么情况下都会过得很好。有文化是否重要,取决于你这个人此生会遇到什么规模的挫折挑战。她的眼里有美好的世界、也有真实的世界。但是她会生活在真实的世界,然后把她真实的世界尽量变成美好的世界。她可以有能力让自己变的更好。她可能不懂很多知识,但是她能意识到自己不懂很多知识。她对世界还有很多好奇心,她知道自己在哪里,知道要去哪里,知道自己能到哪里。






